吉宁讲师观点 / 市场营销培训 / 市场营销培训:营销培训能为服务业提供更好的支撑

市场营销培训:营销培训能为服务业提供更好的支撑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市场营销培训

  市场经济的特性就是产品多了,由此而来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品牌,渠道,差异,营销策略,传播,等等等等,于是乎,商业竞争由此而来,并且,这个商业竞争的趋势还是越来越激烈的,这着实让各位老板们头疼不已,目前,产品本身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产品本身的创新和突破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赶超,且这个产品之间的竞争也缺乏可积累性,所以营销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从竞争的角度而言,当产品本身难以提升更多的竞争力时,就得使出另外一种竞争手段了,那就是得在服务上想办法,用优质的服务来打动客户或是消费者,以此来形成新的竞争力。

  从经营和发展,乃至竞争的角度来说,提升服务质量是应该的,许多厂家也都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服务体系,要求员工对客户进行良好的服务,有些企业制定了营销培训,还制定了专门的服务标准手册,甚至进行了量化考核,例如某百货公司的SOP手册要求员工在微笑时,以露出六颗牙齿为标准。但是,使得老板们头疼的是,即便是有这么多的要求和标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让员工保持有这么好的服务态度,尽管老板再三强调这服务的重要性,但员工很难真正听得进去并执行到位,老板说是老板说的,规章制度是规章制度,员工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客户还是照旧。究其原因是因为营销策划的不系统,不完善。所以一套系统的营销培训,完善的营销培训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这服务要求和标准为什么这么难以贯彻下去?要员工做好服务工作就为什么这么难?这根本的问题出在那里呢?笔者在自己的公司也曾费很大力气来推行这服务工作,遇到的障碍也着实不少,后来曾对此问题专门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所在,在此整理出来,以供各位同行参考之用。

  一般来说,之所以难以把服务意识和要求向员工贯彻下去,问题的根源主要是没有行之有效的营销培训。

  员工有问题,首先得在老板身上找找原因,老板如果没有良好的营销培训的意识,由于双方角色不同,角度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不一样,老板只是根据种种需求,发布相关的命令下去,很少能站在员工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这个命令能否被员工所接受,能都被员工所落实所执行。

  这老板是从服务的倡导者,而非执行者(员工才是执行者),老板下命令容易,动动嘴就行了(连文件都会有秘书给起草的),员工执行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要对客户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还要保持下去,这可是个要全身心投入的活,别的不说,光是坚持一天的面部微笑表情,就够让人累的了,这些辛苦,老板是体会不到的。换而言之,老板并没有体会到这优良服务态度的背后,员工需要付出多大的辛苦和代价。因为美誉系统的营销培训,员工很难有一套系统的营销方案,所以企业要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营销培训方案,而有效的营销培训会解决这种问题。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所控制的,思想是由文化所影响的,在我国的文化因素中,对他人的尊敬和服务意识,本身就是很淡漠的,这与国人的自我本位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建立完整的营销培训会对人的行为加了很大的规整,也完善了公司的文化。

  国人敬天敬地敬神敬鬼,可就是不敬人,古语有说是文人相轻,可现在举目望去,怕是人人相轻,开车的开不起走路的,走路的还看不起扫路的,国人的骨头里,是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愿意屈尊与别人之下,而这个服务的问题,从世俗的角度看来,存在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区别,继而上升到社会地位的区别,人与之间的区别,很多员工感觉到这服务别人,就是低人一等。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国人很难从心里真正的接受这个服务别人的思想意识。

  要想让员工服务好客户,这里有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员工自己首先感受到什么是服务,这也是营销培训要培训的重点,不然的话,员工很难体会到这服务会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心理感受,而老板对员工的服务要求,往往只有要求和命令,却极少考虑到如何首先给自己的员工以服务,让员工首先感受到这服务的温暖和享受。


  1、选择合适的人作为营销培训服务人员

  这技术方面的学习相对比较容易,因为这个可以量化,可是,这服务就没这么简单了,服务是什么?是态度,是语言,是为客户想得更多,服务是软性指标,很难量化的。

  作为员工所要具备的服务意识,其根本是要形成服务客户的习惯,在面对客户时,可以做到习惯性的表达出合适的态度和语言。但是,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在促使成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习惯,这句话说说简单,但没有个五六年的时间的培养和培训是下不来的,那从企业老板的角度来说,这个营销培训和培养的时间成本也太高了。这里有个办法,可以考虑直接招聘一些具备这种良好服务意识作为基础的员工,例如酒店工作人员,众所周知,服务业的标杆就是酒店业,酒店一再强调的就是服务二字,从员工进入酒店工作那天起,就一直被强调这个服务的意识,几年下来,酒店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已经较为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习惯的意识和行为,具备这种服务意识基础的员工进入企业后,其改造成本很低,对服务理念的接受度高,执行起来也顺畅的多。

  2、支付相关的专项服务用来作为营销培训费用

  额外给予经济支持,不要把服务与本职工作捆绑在一起,服务需要员工调动感情,这调动感情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付出,作为老板,得考虑下给员工的这种付出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回报,这是营销培训对于老板的要求。例如设立优质服务专项津贴,而不能简单的认为,员工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是应该的。作为员工来说,既然额外有这个专项的服务津贴,那么,收钱就办事,在服务态度和意识上,自然也就有所注意和体现。

  3、别急着做营销培训的服务广告

  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前,少做些声称服务工作多么多么优秀的广告,不然的话的,广告中所宣扬的服务状况与现实中服务状况一旦存在偏差,反而会导致客户对企业的不信任甚至是反感。
总体来说,如果没有完善的营销培训体系,服务是不会有所提升的,只要营销培训做的成功,服务的质量就能提升,这也是营销培训对于服务的支撑。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