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中国宏观经济与“日本陷阱”比较

战略管理培训:中国宏观经济与“日本陷阱”比较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在其个人网页上“丢”了一篇题为“日本陷阱”(“JAPAN’TRAP”)的“NOTE”。在这篇“NOTE”中,克鲁格曼教授非常坦率地为日本经济“开出”了令世人瞠目的“药方”,提出要使日本经济从长达七年的经济衰退中走出来,日本企业必须“创造”(CREATE)长期的比如十五年的5%的通货膨胀预期。这一不按常规“出牌”,有悖常理的政策“药方”,可谓“语惊四座”,一时在日本乃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学界产生了轰动效应,引起了日本企业和中央银行的极大的兴趣。其后,克鲁格曼教授又连续在其个人网页上“丢出”一系列“NOTE”,对“日本陷阱”现象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应用克鲁格曼教授提出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某些现象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并对若干政策结论作进一步的讨论。

  一、克鲁格曼的理论框架

  虽然克鲁格曼教授所提出的政策“药方”很简单,也很明了,但其推论过程却是十分“正式”(formAL)和“技术”(TECHNICAL)的。克鲁格曼教授在严格的新凯恩斯理论框架内,“讲述”了当前日本经济的“故事”。克鲁格曼教授用消费者跨期优化选择的理论,分析了在一个简单中国宏观经济中的消费者行为,推导出一条在给定消费水平下利率―价格曲线,

  简单地说,这条曲线的含义是,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同时考虑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情况下进行预算安排时,当期价格P越高就会产生未来价格下降的预期,名义利率I会相应地下降,反之,当期价格P越低就会产生未来价格上升的预期,名义利率I会相应地提升。在这条曲线上的利率为均衡利率,中国宏观经济可以实现总量上的均衡。假定在这个简单中国宏观经济中,消费者预期未来价格低于当前的价格,产生了通货收缩的预期,相比较而言当前的价格P就高了,名义利率I应该下降。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是名义利率下降,这时克鲁格曼教授引入了投资、储蓄和货币市场,继续在传统的IS―LM模型框架下进行他的精彩分析。在IS―LM模型的框架下,名义利率的下降是通过央行扩大货币供应量实现的,但名义利率的下降不是无限制的,有一个极限,这就是名义利率接近于零。由于名义利率在接近于零水平上,央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不可能再使得利率的下降,因而其政策是无效的,这就是所谓的“凯恩斯流动性陷阱”。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凯恩斯就提出了“流动性陷阱”的问题,但长期以来,“流动性陷阱”在中国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只是一种极端的特例,对其的研究也只是满足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在理论上的某种“好奇”,被认为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当前日本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的“流动性陷阱”的现象。克鲁格曼教授的解释是,首先,由于总需求的增长因种种因素如金融市场不发达、收入差别扩大、需求饱和等,赶不上总供给的快速增长,使全球的物价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其次,日本开始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劳动力供给增长缓慢,导致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第三,日本经历了长达七年的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公众产生了未来收入下降的预期。上述三方面因素都会导致公众减少当前需求,延迟当前的消费和投资,使储蓄率提升和投资率下降。根据凯恩斯的投资需求理论,降低利率可以提升投资率,降低储蓄率,增加当前需求,但是由于公众对未来的预期太差了,公众对未来收入的贴现值大于当期值,这样就会出现利率趋于零,利率已经无法继续下降,但投资仍然小于储蓄的情况。如前所分析,在利率趋于零的情况下,央行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失效的。

  二、“日本陷阱”与当前的中国经济现实

  克鲁格曼教授所讲述的“日本陷阱”的“故事”,不仅在理论上十分完美,而且对解释当前现实的日本经济也有很强的说服力。概括起来讲,“日本陷阱”主要特征是,通货紧缩引起实际利率提升,储蓄率上升、投资率下降、消费疲软,进一步加剧了通货紧缩。央行为了抑制通货紧缩,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下调利率。当利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时,扩大货币供应量,只是刺激了公众的手持现金的需求,不能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使货币政策无效。总之,“日本陷阱”是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应不足或失效的现象。根据上述的理论,下面就来检讨中国自1996以来所采取的货币政策的效应。

  1996年下半年以后,央行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了重大的政策调整,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向适度放松,相续采取了一系列的放松银根的政策。但其总体效果并不明显,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物价持续下降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更为严重的是,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货币供应量持续回升,物价继续走低的情况,。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中国经济也陷入了与日本经济相类似的通货紧缩和“流动性陷阱”的困境。

  1、利率的走势和降息政策的效果。

  根据上面介绍的克鲁格曼教授的理论,利率水平是由消费者未来的收入预期和当前价格水平与未来的价格水平的比较,这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中国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长速度和收入水平增长都开始逐渐放缓,同时,物价总水平也在逐步下降。在预期实际收入下降和预期物价水平下降的双重压力下,要使总需求的增长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水平,满足储蓄等于投资的均衡条件,利率应该向下移动。但事实上,物价总水平的下降使实际利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以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为计算实际利率的基准,之后随着物价水平的持续回落,实际利率不断地攀升。,名义利率下调了六次,从10.98%下调至3.78%,但是实际利率却一直在7%上下的高位运行,。由于降息的幅度赶不上物价总水平下降的幅度,实际利率仍高居不下。实际利率高居不下,加剧了通货紧缩的效应,通货紧缩反过来又推动实际利率的上升,“逼着”央行不断地下调名义利率。

  利率下调的一个直接的作用是刺激投资需求,特别是对市场取向较强的非国有中国宏观经济的投资应该有明显的效果。但事实上,非国有中国宏观经济投资近两年是急剧下降的。1981―1996年非国有经济投资平均增长率为29.9%,同期,国有经济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为20%。1997年和1998年,非国有中国宏观经济投资的增长率仅为8.6%和8%,分别低于同期国有经济投资增长率0.4和11.6个百分点。有不少学者从制度、中国宏观经济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非国有中国宏观经济投资下降的原因(张曙光等:1998,1999;刘世锦:1999),这些解释和分析的确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即制度、中国宏观经济结构等因素一些长期变量,不仅现在发生作用,而且过去也同样发生作用。我们承认这些长期变量的作用程度和方向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如出现了体制性紧缩效应,但这些长期变量的变动也一定会反映在至少部分地反映在短期变量的变动上。能够集中反映这些变化的短期变量就是“预期”。

   2、货币政策和“流动性陷阱”

  通货紧缩对应物是通货膨胀。虽然对通货膨胀成因和内在的机理,中国宏观经济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正如货币主义代表人弗里德曼所说,“通货膨胀无论如何也是一种货币现象”。按照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上是稳定的常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超过实际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必然推动物价上涨。因此,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克服通货紧缩的最好的“良药”。但是,这个结论的前提是,货币流通速度必须是稳定的,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特别是,当出现了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下,个人或企业愿意持有的任何数量的货币,或者说,个人或企业的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的情况,货币供给的增长与物价上涨的联系就被割断了。

  为了说明1994年以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物价及实际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分析了货币供应量M1增长速度与实际GDP、名义GDP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M1增长与实际GDP增长的关系比较稳定,二者之比大约在2~1.8之间,变化比较大的是M1增长与名义GDP增长之间的关系。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逐步下降,由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M1的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之比,一路上升。1994年M1增长速度与名义GDP增长速度之比为0.75,M1增长低于GDP的增长,到了1999年3月M1增长速度与名义GDP增长速度之比高达2.68。这就说明,同样一笔交易量所需要用的货币量大大增加了,或者说货币需求弹性大大提升了。这样一来,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即没有刺激实际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更没有推动物价上涨,而是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央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货币流通速度的降低所抵消。在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之间尚不能建立直接联系的制度条件下,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流动性陷阱”症状的某种变异,出现这种症状同样会使央行的货币扩张政策失效。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能起到抑制通货紧缩的作用。

  2、通货紧缩的内在原因

  以上分析表明,个人和企业对未来预期“不看好”是理解当前中国出现通货紧缩现象的关键。而个人和企业之所以形成了对未来“不看好”的预期,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客观基础是,与九十年中期以前相比,中国长期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潜力有下降的倾向。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二方面的因素推动和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一是市场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高储蓄率。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出现二个重大的变化,一是初步完成了由供给推动型经济向需求拉动性中国宏观经济的转化,过去一向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供给“瓶颈”已基本被打开,总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二是初步完成了资本深化过程。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储蓄率的提升在短期内会使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但从长期看,随着资本深化过程的完成,如果没有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潜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将会缓慢地降下来。由于上述二方面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力量在逐渐减弱,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与九十年代中期以前相比,将会有所下降。一些经济学者认为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将由过去的9―10%,下降至7―8%。我们认为这可能还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考虑到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的矛盾将日见突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至6-7%之间(综合开发研究院:1998)。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必然引起公众预期收入的下降,预期收入的下降引起储蓄率提升,货币的“财货”需求上升,用于交易的货币需求下降,实际流通的货币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下降,物价总水平的下降使企业预期利润率下降,最终反映为预期收入的进一步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关于政策结论的讨论

  上述分析表明,运用克鲁格曼教授分析日本经济所用的理论框架,可以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得出与克鲁格曼教授完全相同的政策结论,即“创造”通货膨胀预期。因为,货币政策及其效应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及其效应同时也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需要把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1、财政政策

  克鲁格曼教授得出的“创造”通货膨胀预期的政策结论的假定条件是IS曲线不动。如果通过扩大企业开支,以增加企业行为的投资,抵补企业自主性投资的下降,而货币政策仍保持适度,也就是说,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而LM曲线基本不动,同样,可以达到使IS―LM曲线交汇在潜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水平Y*的点上,。

  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支点。在当前出现“流动性陷阱”和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对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十分有利的。
  2,汇率政策

  当前中国企业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支点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不贬值。从理论上分析,支持名义汇率不变的国内因素有两个,

  一是物价水平,

  二是利率水平。

  首先分析物价水平和汇率的关系。自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纷纷大幅度地贬值,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坚守在8.28的水平上。如果按以贸易为权重的有效汇率计算,人民币名义汇率实际上是上升的。但是,人民币名义汇率的上升不一定会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真正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是把国内物价水平变动考虑进去以后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根据一价定律,在国外物价水平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名义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呈相反方向的变动,即名义汇率上升,国内物价水平则下降,反之亦然。也就是说,通过降低国内物价水平,可以抵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上升的影响,而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国内出现的通货紧缩的情况,支持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上升。或者说,中国目前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要求国内经济必须处在一种通货紧缩状态。另外,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上升,使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相对便宜,这就对国内商品的价格形成很大的压力,“压迫”国内价格总水平向下,出现了从国外“引入”通货紧缩的情况。

  再分析利率和汇率的关系。中国目前实行的是资本项目管制的外汇管理制度,从理论上说,利率和汇率之间没有直接的数量变动关系。但是,在现实中,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已经很高了,有各种各样方式可以绕过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实现资本外逃。有人调查,资本项下违规流动的主要形式有18种之多(赵玲华:1999)。国家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的难度很大,监管成本也非常高。据测算1997年资本外逃总值高达474.41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当年实现的贸易顺差。在这种形势下,国内利率的变化不可能不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影响很大。1998年7月央行宣布降息以后,人民币利率开始接近于美元利率的水平。受人民币预期贬值的影响,“黑市”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度贬值,贬值幅度在10%左右。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黑市”汇率实际上发挥着“影子汇率”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反映着公众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同时,官方汇率和“黑市”汇率的差价,调节着非法骗、逃、套汇行为的收益,创造和刺激对外汇的实际需求。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