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产生与演变、发展

战略管理培训: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产生与演变、发展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企业战略管理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在不断的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环境的演变而不断演进,本文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产生及其基本内涵与特点到它演变的过程以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一、战略管理思想产生的市场背景及其基本内涵与特点

  企业管理经历了从生产管理到经营管理、到战略管理三个阶段的发展。生产管理是与早期简单的卖方市场相对应的,在简单的卖方市场上,企业生产的产品都能卖出去,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如何提升生产效率与提升产品质量,尽可能多地生产质量可靠的产品投放市场,市场上几乎不存在竞争力量,竞争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还不存在以竞争战略为核心的战略管理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随着生产厂家的不断增多,市场上产品越来越丰富,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消费者的力量不断壮大,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原来的生产手段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企业要考虑的问题已不能仅局限于生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管理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即由生产管理向经营管理的转变。企业经营管理突出了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者的需求为重心,营销、生产、财务、研究、人力资源各职能的作用得到了平衡发展。经营管理是战略管理的前奏,但经营管理并不强调竞争,它只是对企业活动中各职能的一次清楚的分离和规范以应付环境变化的需要,各职能独立行事,协调性差。这是由于企业只要根据市场信息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一般都能卖出去,竞争还不激烈。随着经营环境的进一步复杂化,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即使生产出了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仍有卖不出去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战略管理的思想。

  战略管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战略管理是指运用战略管理思想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狭义的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制订、实施和控制进行管理。狭义的战略管理可分为三大块,即战略制订、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战略制订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如何组织力量按必要的程序和方法把战略制订出来;战略实施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如何通过组织系统把战略贯彻下去,并变为全体职工的行动;战略控制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如何评估战略实施中的结果,从而促使职工正确地贯彻既定战略,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战略计划。

  战略管理是在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它有许多超越于经营管理的特点,与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具有本质的不同;它强调了企业中营销、生产、研究与发展、财务、人力资源各职能部门的协调统一,从整体上来加以考虑,而不再将它们割裂开来;它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赢利是它的主要目标和最终目标,但它还考虑更多的其他目标及任务或使命以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战略管理考虑更多的是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将目光盯在眼前的业绩和赢利上;它区别于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的最本质特点是强调企业经营的竞争性,竞争战略居于战略管理的核心,不是基于竞争战略的企业管理不属于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始终是与市场竞争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战略管理思想都是围绕着如何制订和实施竞争战略,获得竞争优势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这也是我们考察战略管理思想演变轨迹的主线。另一方面,技术的变革也会促使战略管理思想发生变化。

  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轨迹是:市场竞争规律的变化导致了战略管理思想的产生、战略管理基本框架的形成,然后围绕这一框架而出现的多流派争鸣和反思,直到目前的融合;由弱竞争性到主要强调竞争对抗性质的战略管理思想,在向强调竞争合作的战略管理思想演变;另外,信息技术(IT)革命也促成了基于IT的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

  二、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

  1.早期的战略管理思想(20世纪30年代末期~60年代末)

  早在1938年,管理学家C.I.巴纳德就在其《经历的职能》一书中,在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中提出了战略因素的构想,对探索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作出了贡献,被认为是首开企业经营战略研究之先河。

  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小阿尔福莱德·D·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问世,揭开了现代战略管理研究的序幕。在著作中,他首次分析了环境——战略——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要,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因战略变化而变化,即“结构追随战略”。1965年,安索夫(Ansoff)出版了《公司战略》一书,对企业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论和程序进行了研究,并认为战略构造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因而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计划。安索夫的观点被认为是“计划学派”。同年,K.N.安东尼的代表作《计划与控制系统》问世。

  这一时期,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如企业外部环境的预测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环境适应性调整方法,运筹学方法,组合分析技术,预测技术方法等都被提出并加以实际运用。
2.战略管理研究框架的基本成型期(20世纪70年代)

  1971年,哈佛商学院的肯尼斯·R·安德鲁斯(KennethR.Andrews)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公司的战略思想问题,提出了制订与实施公司战略的两阶段基本战略管理模式,并将战略定义为公司能够做的(组织优势和劣势)与可能做的(环境机会与威胁)之间的匹配,提出了制订战略过程中的SWOT分配框架。1979年,安德鲁斯又出版了《战略管理》一书,进一步系统提出了战略管理模式。安德鲁斯的观点被认为是“设计学派”。

  同期的安索夫在1972年的《企业经营政策》杂志上发表了“战略管理思想”一文,正式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概念,为后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6年,他发表了《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文,接着在1979年又出版了《战略管理》一书,系统地提出了战略管理模式。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行为是一个组织对其环境的交感过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组织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他提出了较有新意的三个战略管理观点:环境服务组织;战略追随结构;战略管理过程是一个开放系统。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安索夫是较为正式、系统地提出战略管理的学者。

  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还有C.W.霍弗的《战略制定》(1978)和W.R.金与D.I.克里兰的《战略规划与政策》(1978),这些思想代表了战略管理理论由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研究的新发展。

  以上的战略思想围绕着战略概念、组织与战略,环境与战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协调匹配而展开的;同时提出了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是制订与实施战略。所有这些研究成果,标志着战略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基本研究框架的形成,奠定了以后战略管理思想的基础。用波特的话来说,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战略管理建立了一个框架,而其中的内容有待于填补。Collis与Motgomery(1995)也曾指出:“战略领域的理论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安德鲁斯首先提出的。”我们也不难从现有的各种战略管理教科书中发现这种框架:“内外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制订战略——实施战备——业绩”,即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提出战略方案,通过实施战略方案取得业绩。

  3.反思与争鸣时期的战略管理思想(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

  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流派:结构学派、能力学派、资源学派。

  (1)战略管理的结构学派。

  尽管在70年代末战略管理的分析框架已经基本奠定,但如何实现各方的有效匹配以及如何制订竞争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等问题少有人去研究,原因在于,80年代以前,企业只要运用这种战略管理进行经营,就能实现企业目标,就足以应付市场竞争的需要,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还没显得特别需要。但从80年代开始,市场的竞争环境又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人去研究。第一个获得重大突破的是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他于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产业和竞争者分析技巧》,以及以后出版的《竞争优势》(1985年)这两本专著中阐明了其战略管理思想和分析框架。他的理论建立在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这一范式上,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了企业的绩效。因此,其战略管理思想的基本点是对产业结构的分析。他提出了用于产业结构分析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认为有五种竞争力量(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决定了一个产业的结构并决定了该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同时,也影响了单个公司的盈利性。企业的竞争战略本质在于选择正确的产业和比竞争对手更深刻地认识五种竞争力的作用。

  在产业分析的基础上,波特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低成本领先战略,特色经营战略,目标集中战略。这三种战略为企业战略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最基本的模式。

  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或者在提供同等效益时采取相对的低价格,或者其不同寻常的效益用于补偿溢价而有余。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价值链的分析工具,将客户、供应商和企业分解为既分离又相关的行为群体,价值便源于此。

  波特的战略管理思想是:“产业结构分析——制订竞争战略——实施战略——取得竞争优势——获得业绩”,即在产业结构分析(五种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特色经营战略或目标集中战略),通过战略的实施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业绩(价值)。

  (2)战略管理的能力学派。

  波特的战略管理思想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如何制订竞争战略和取得竞争优势,但由于他着眼于从企业外部环境出发,对企业的内在因素未做深入研究,不能突破把企业视为“黑箱”的局限,给人有不少欠缺之感。

  为克服波特战略思想的缺陷,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汉默尔(GaryHamel)、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斯多克(GeorgeStalk)、伊万斯(PhillipEvans)等人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与核心能力观受到理论界的青睐,战略管理思想由波特的结构观转向了能力学派(能力观),即从企业外部转向了企业内部。能力观强调组织内部的技能和集体学习,以及对它们的管理技能,认为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组织内部,新战略的采取受到公司现有资源的约束。

  能力学派是强调以企业生产经营、经营能力和过程中的特有能力为出发点,来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思想。能力观的主要观点表现在:一是对企业竞争本质的重新认识。在不少基于产业结构定位,以其十分明确的市场细分产品来获得和防卫其市场份额,获得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不能凑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能力观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不在于公司产品、市场的结构,而在于其行为反应能力;战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别人难以模仿的组织能力,在顾客眼中,这种组织能力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标志。”其次,表现在如何识别和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解上。认为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组织内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来自于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最后,表现在如何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的政策主张上。使企业成为一个以能力为基础的竞争者,是能力观的最终目的。

  可将能力学派的战略管理思想归结为:“内部环境分析——制订竞争战略——实施战略——建立和保持核心能力——竞争优势——业绩”,即通过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了解企业自身的能力结构,制订竞争战略,通过实施战略建立并保持企业的核心能力,藉此赢得竞争优势,获得业绩。
(3)战略管理的资源学派。

  能力学派在弥补波特的缺陷的同时,带来了自身的缺陷,即极少关注企业外部环境,“我们学到的有关产业与竞争分析的内容似乎从我们的集体精神中消失了。”

  80年代中期开始,并经过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长足发展,战略管理思想中出现了资源观(资源学派)。资源观为企业架起了接通似乎分离的结构观和能力观之间的桥梁,完成了安德鲁斯的理论框架。如能力观一样,资源观承认公司特别资源与竞争力的重要性;然而也承认产业分析的重要性,认为企业能力只有在产业竞争环境中才能体现出重要性。它认为能力与资源作为企业竞争地位的核心,要考虑:需求(是否满足顾客需求,是否具有竞争领先优势——结构分析)、稀缺性(是否可模仿的,可替代的,还是可持久的——企业核心能力)、适宜性(谁拥有利润?)等要素。

  柯林斯和蒙歌马利认为,资源价值的评估不能局限于企业自身,而要将企业的资源置于其所面对的产业环境,并通过与其竞争对手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势和劣势。他们提出了资源价值评估的五项标准。在柯林斯和蒙歌马利的研究基础上,英国学者福克纳和鲍曼两人进一步拓展了资源观导向的竞争战略理论体系和分析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顾客矩阵”与“生产者矩阵”的分析工具。

  资源观的战略管理思想是:“产业环境分析、内部资源分析——制订竞争战略——实施战略——建立与产业环境相匹配的核心能力——竞争优势——业绩”,即分析产业环境、内部环境,比较与竞争对手的资源优势,通过竞争战略的制订和实施来建立与产业环境相匹配的核心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取得经营业绩。

  4.各流派融合期的战略管理思想(20世纪90年代)

  进入90年代,Internet、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竞争环境与竞争方式,战略管理思想的各个流派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互相取长补短,趋向融合,分析问题都趋向全面化。然而在这一时期,有两个战略管理思想流派值得关注,即战略联盟观与基于信息技术的战略管理思想。

  (1)主张竞争合作的战略管理思想。

  作为竞争时代的产物,结构学派与能力学派、资源学派的立足点是基于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位势的比较,将对方视为自己的敌人,通过竞争对抗获取竞争优势,对方的能力与资源及在产业结构中的位置对本企业仅仅是参照物,通过对比参照物,企业在产业中尽力占据有利地位,建立超过竞争对手的能力,或避强趋虚,获得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优势资源。

  竞争对抗的特点之一是要使竞争对手消失或丧失优势。然而过度的竞争对抗更有可能损坏竞争程序,两败俱伤,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在技术日益分散化的今天,某个企业想在某一领域长期进行垄断已不太可能,企业也很难依靠自己的能力掌握竞争主动权。

  源于对竞争对抗的固有缺点的认识,同时为适应竞争形势的变化,90年代以来,出现了战略联盟观。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董事长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柰格尔提出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长期性联合与合作,是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管理的独立性和完整自主的经营权。

  通过企业战略联盟,企业在建立竞争优势方面有以下好处:(1)企业可尽量采用外部技术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内外资源的优势相长,借助与联盟内企业的科研人员合作,相互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进程,具有更活跃的创新机制和更经济的创新成本;(2)分散风险并获得规模和范围经济;(3)防止竞争过度,失去自身的市场;(4)战略联盟不涉及组织的膨胀,避免了企业组织过大与僵化、管理层次增加、协调成本上升、效率降低的“大企业病”。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战略追随结构”还是“结构追随战略”之争。

  可将企业战略联盟观的思想归结为:“制订战略——实施战略——竞争合作——竞争优势——业绩”,即企业通过制订和实施战略,实现竞争合作,赢得竞争优势,取得经营业绩。
 (2)基于信息技术的战略管理思想。

  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战略管理理论也由此而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对战略管理的影响问题受到了不少战略管理理论界人士的关注,因而纷纷提出了基于IT的战略管理思想。

  基于IT的战略管理思想主张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或建立战略信息系统来实现企业竞争战略,获得竞争优势,以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它不同于简单地认为在战略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及建立信息系统的观点,因为后者常常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当作战略管理的工具与资源之一,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的地位较低,信息部门也只是参谋部门、情报部门,对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重视程度远远地没有从战略角度上体现出来;而前者则是置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于竞争取胜的法宝与武器。基于IT的战略管理思想认为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与产业结构、核心能力、资源具有至少同等的重要性,而不依附于它们。美国学者查尔斯·惠兹曼于1988年出版了《战略信息系统》一书,首次系统地探讨了战略信息系统的概念,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在书中,查尔斯·惠兹曼给出了战略信息系统的定义:“一个成功的战略信息系统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或体现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计划,使企业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或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这种进攻——反攻形式表现在各种竞争力量的比较之中(如企业与供应力、配销渠道、顾客或直接对手之间为不同目的而展开的竞争),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影响竞争的平衡。”麦肯锡公司董事和顾问RobertE.Dvorrak,EndreHolen,DavidMark,WilliamF.MeehanⅢ在《高绩效信息技术的六项原则》一文中提出:信息技术应成为一项以经营为主导的部门行为,而不是起一个以技术为主导的参谋职能;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决策应与其他经营决策一样以价值为基础;在整个技术环境中贯彻简洁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信息技术开发活动要在短期内受到经营效益;逐年稳步提升信息技术运行效率;构建一个业务高绩效的信息技术部门,以及信息技术高绩效的业务部门。在这里,麦肯锡的董事顾问们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的经营业绩、价值实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将信息技术看作是企业业务的一部分,大大地超越了传统观念中信息技术只作为工具与技术的功能。BrainG.Hanessian与IanHurst在《探明信息技术渠道:集成抑或外购》一文中提到“信息技术逐步在新产品开发、获利程度和竞争中起到更加核心的作用。信息技术部门在塑造自己崭新形象时,将更加为短小精干,同时却强大有利得多,在创造实际商业价值时更举足轻重。”文章认为为了实现搞好企业现有的经营项目,更为开辟新项目的重大使命,要求新型的信息技术部门应运而生。这类信息技术部门将工作重心从低价值的软件实际编制中转移出来,有能力迅速开发、设计和集成新的产品和系统,信息技术部门必须掌握传统信息技术范畴以外的商业技巧,诸如供应商的管理以及合同谈判等等。企业必须从战略上来考虑外购或集成的利弊。而YOEFIE的《信息技术中的战略管理》(1994)与杰克·D·卡隆的《信息技术于竞争优势》(1996)则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战略管理思想。

  以上文献资料反映了不少专家已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当作是竞争战略或其一部分,成了获得竞争优势,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信息技术已不仅仅被看作是一种工具,一种资源,采用信息技术与建立信息系统是一种竞争战略。虚拟公司的产生是这种战略管理思想的一种实践。

  可将基于IT的战略管理思想归结。即信息技术贯穿于战略管理全过程,企业战略的制订与实施需要与信息技术战略紧密结合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取得业绩。

  三、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战略管理思想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日趋完善和丰富。但战略管理的实践是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说她古老,是因为即使在远古,也有有识之士善于有意无意地运用基本朴素的战略管理思想来考虑经营战略问题;说她年轻,是因为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战略管理思想需要根据不断变化了的情况而变化,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把握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出现了以下一些趋势:

  (1)对影响战略管理因素分析的全面化。由于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的复杂性,技术变化的日新月异,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战略管理思想易使企业顾此失彼,难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故此,理论界与实业界都倾向于全面地考虑战略管理问题,同时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各个方面。

  (2)研究对象细化。不再将企业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来研究战略管理问题,而是对企业的众多形式进行具体研究,如对中小企业、跨国企业、制造公司、服务公司、公众部门、企业部门等,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提出更具体的战略管理思想和方法。

  (3)更加强调战略构想。这是因为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可凭借信息网络技术利用他人的各种资源和力量来实现其战略构想,如采用虚拟制造的方式,战略实现的具体条件的重要性有所下降,有一个好的战略构想显得更加重要。

  (4)更加强调竞争合作,即竞争定位由竞争对抗向更多地采取竞争合作的发展。这是因为现代竞争光靠一家企业自身的力量已显乏力,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与人合作,只有在共赢的同时,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企业间的竞争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创造了客观条件。

  (5)强调信息技术对战略管理的巨大影响。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的影响尤其深刻,也必然影响到战略管理,如由封闭式、静态的战略设计、战略计划开始向更加开放式、动态的建立在与环境互动的战略管理的转变;一项具体战略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周期趋于缩短,即对战略应变的要求的提升。这些特点归根到底是企业对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要求的提升,即对IT的应用要求加强,从而导致战略研究与IT结合的趋势加强,形成了基于IT的战略管理研究的热潮。

  四、小结

  战略管理思想从产生与基本框架的奠定到结构观、能力观、资源观及战略联盟观、基于IT的战略管理的演变,并不是以一种观点代替另一种观点,而是各种观点的侧重点不同,分析背景不同罢了,它们都是从其以前的观点中吸取精华,克服已不合时代需要的缺点,但它们也排除不了自身的缺陷。而且,不管一种思想、观点在其创立之初多么完善,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在某些方面显得落伍,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总之,一种思想的生命力在于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于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对于我国从事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者来说,了解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规律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握竞争的演变规律,技术发展和变革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