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战略管理培训: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体育是人类一项美好、纯洁、积极和健康的活动,它所崇尚的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积极向上、增进友谊的精神和所追求的目标,体现了人类的共同愿望,因而古往今来,体育得到世界不同种类、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的热爱。依据体育文化规律、体育文化发展历史,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和实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育文化发展战略创新体系,不仅是引导和规范体育文化发展,增强体育文化国力,应对体育文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保障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任务的完成,而且是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体育文化发展战略依据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渗透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之中。进入新世纪后,体育文化作为人们生活的必然需求,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赋予了崇高的使命。体育文化的普及、提升、发展,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旺。合理、科学、可行的体育文化发展战略,必然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遵循、历史经验的总结和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的考察基础之上的。

  1、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发展是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具有社会发展一般客观规律的性质,体育文化还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学文化、艺术文化、音乐文化、舞蹈文化、绘画文化、教育文化等一样,属于大文化的范畴,它随着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但是,体育文化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具有自身的结构和矛盾运动,并沿着自身的内在规律性,呈现出延绵有序的发展轨迹。体育文化发展战略既要符合体育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也要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重视与文化等因素的协调关系。体育文化是人类体育发展的灵魂,是人类体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能否不断创造新体育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体育、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的盛衰荣辱。中国体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与古代哲学、伦理学、兵学、中医学、史学、宗教、美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体育文化在“天人关系”上主要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并用天人合一的观念解释社会伦理问题,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体育文化是合二为一,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统一。这些与奥林匹克运动追求的身心和谐发展、世界和平、团结、友谊、进步是一致的。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晶,是中国体育的灵魂和精髓。它扎根在深厚的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土壤之中,同时又大量吸收了西方体育文化的精华,是引进消化吸收西方文明之后的创新型体育文化,因而具有独到之处。中国体育文化在当代怎样为自身的发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平台,带动中国的体育文明、指导和推动着中国体育的发展进程,这是我们制定和实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不可缺的理论依据。

  2、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历史依据

  任何一种体育文化的发展总是一种历史的发展,而不是一种主观想象的发展,也就是说,它总是一种前后相续的、有渐进又有突进的发展过程。新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体育人将心中的梦想与渴望不断外化为具体的实践过程,是将中国体育文化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渐扩大的过程,也是中国人将美好期望与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文化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创造了体育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效益,在中国体育文化创建发展的整个历程中,探索并实践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发展之路,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国体育文化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步规范、逐渐与国际体育文化接轨的。了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体育文化发展的成果和体育文化精髓,是制定和实施中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前提。任何脱离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历史的文化发展战略都将失去其存在的依据和活力,也就无所谓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问题。

  3、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现实依据

  中国的社会和谐发展状况是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中国的体育文化发展战略都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使体育文化发展与中国社会和谐环境相适应。如果离开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实际来考虑体育文化发展战略,就会使体育文化发展陷入重复、模仿、追随的陷阱。因此,中国体育文化不仅应该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相关体育文化战略主体的现实发展条件和战略意图,预测未来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全方位地分析现实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之效,实现中国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体育文化发展战略方针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体育文化之所以存在,最根本的前提是对人的肯定,是追求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的过程,是发展和完善人的肉体和精神的过程;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的需求、体育文化现代化的需求、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需求、中国体育事业和北京奥运会的需求。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它历史弥新、生生不息、绵延千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育文化不仅是体育存在的效用基础和社会前提,也是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体育财富的价值本原,具有提升人们的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素质、体育文化素质、体育审美素质、体育行为素养,引导社会发展、传承社会文明等功能,首先要生产重大的社会效益。但同时体育文化产品具有经济效益,又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制定和实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2、坚持走中西体育文化融合之路

  当今世界体育文化已形成了以炎黄子孙为代表的东方体育文化和以西方社会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的两大体系。人类体育文化文明的演进与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体育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纵观整个人类体育文明发展史,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既保持自己本土的族群特征,同时又不断地与外来体育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中对其加以吸纳和整合。相信中国传统体育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整体性、内在性的审美理想,并不会为奥林匹克之竞争精神所淹没,它反而会与之各展魅力、各显千秋。它正在以其独特的神奇魅力,逐步进入世界各国的体育领域,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百花齐放的一大景观。今天,随着体育科技的发展,人类地域空间的不断变小,体育文化将以更快的速度相互渗透与融合,这已成为抛不可挡的历史潮流。因此,中国的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要跟上时代要求,把坚持走中西体育文化融合之路作为一个重要的指导方针。

  3、坚持体育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坚持体育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体育文化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体育兴旺发达的不竭力量。任何一种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都需要传统体育文化来支撑,每种体育文化都有自己的传承场,这是体育文化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基础。

  体育文化的创新应包含体育科技文化和体育人文文化的创新。体育科技文化创新是现代体育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体育科技文化进步创新体育知识技术,服务提升大众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服务于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和丰富社会体育文化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历史的要求。体育文化创新正是在传播扩散、实现体育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体育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扩增,完成未来知识社会体育产业化过程。依靠体育文化创新,推进体育科技进步和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创新的内质就是体育科学文化创新和体育人文文化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体育精神文明的基石。体育文化创新是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的结晶。体育文化创新不仅是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模式的体育文化得以沟通的基础,而且是促进传统体育文化推陈出新、走向现代化的依托,起着一种“催化剂”的作用。体育文化创新所体现的科学理性、科学规范和科学精神等,是近代以来体育现代化进程中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变革的基石,它不仅为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武器。而且是促进世界体育文化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体育科学技术在一定的体育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又作用于体育文化,成为影响体育文化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类体育科学技术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体育科学文化,对人类体育文化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因此,体育文化创新必须首先着眼于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新和理论的创造,克服对于西方体育文化的能力依赖和系统复制,立足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传统的丰富思想文化资源,融合世界优秀的体育文化文明成果,创造适应时代的新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创新最重要的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有机合成,综合创新,在继承中超越,在实践中创新。
三、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健康需要;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体育文化权益;不断提升人们的体育道德素质、体育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体育环境。体育文化发展归根到底是促进人的身心社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文化发展战略必须关注并历史地、具体地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关注人的体育精神需要的良好满足和体育文化潜能的良好发挥,又要关注人的体育道德和体育文化素质的提升,为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出贡献。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体育精神

  当代中华民族体育精神是我们在引进、消化、创新和发展现代体育运动实践中,逐步产生和积累的体育文化精神成果。体育文化是塑造高尚灵魂的最有效途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体育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体育灵魂,就会失去了体育文化凝聚力和生命力。高尚的民族体育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的这种民族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有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运动员为祖国荣誉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超越自我的乐观自信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具有新中国体育文化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中国运动员表现出的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为最大利益,始终将赢得民族和国家的荣誉放在最高位置。这就是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在普遍性的体育精神中表现出的中国体育文化的具体实现和独特表现,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体育精神色彩。因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当然要成为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体育文化战略重点

  1、注重体育文化产品与体育文化产业体系建设

  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实施体育文化精品战略,抓好塑造国家体育文化形象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推进一批体现民族体育特色、反映时代体育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体育文化艺术精品,创造生产更多更好的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体育文化产品。因此,重视体育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培育体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体育文化产业格局,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应当有面向未来的眼光,通过体育文化产业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战略创新等途径,努力构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创新体系,体现体育文化先进性与大众性的统一、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抓住挈机,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个城市体育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综合体育文化素质。作为人文荟萃、文华鼎盛的体育文化之都,北京拥有极为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和庞大的体育文化创造群体,也拥有巨大而潜在的体育文化消费市场,更拥有广阔的体育文化发展前景。这是北京奥运城市竞争力所在,也是北京奥运文化魅力所在。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既要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又要引进国际先进的体育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体育文化,积极推进我国体育文化创新,增强体育文化传播能力,深化体育文化体制改革,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形成全社会热情参与体育文化建设、人民群众共享体育文化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

  体育是一种文化。依据体育文化规律、体育文化发展历史,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和实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育文化发展战略创新体系,不仅是引导和规范体育文化发展,增强体育文化国力,应对体育文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保障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任务的完成,而且是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培育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提升国人的自我形象,在尊重和支持其他群体文化传统的同时,按照自己的利益行动。

  作为企业的管理核心之一,战略发展总监担负着企业战略研究、规划、制定的重任,要善于在大环境下找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清华大学企业战略发展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学员容世容人容事的襟怀,高瞻远瞩的视野,深刻的洞察分析力,正确的判断力,以及持续创新的创业家精神,通过企业发展战略、资本运作、管理心理学与经营创新、传统文化等专题课程的学习,打造谙伦理、有气度、有远见的新一代企业领导人。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