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家长:什么,我孩子在学校,还在课堂上喝啤儿茶爽,这是啥玩意,听这名字就应该是啤酒,于是该孩子回家被训拆。如果你是孩子:暗自窃喜,我终于可以喝酒了,但是结果居然没有一点的酒精味。现在本来学习压力大,买来一醉解千愁,结果喝了没感觉,结果啥也做不了,不喝了。 以上只是玩笑的猜测,但也说明这个看似精准的人群其实还是因为这个模棱两可的定位让想喝酒的人喝不到酒,很可能当初这个人群就是觉得他像啤酒才喝的。
来说说所谓的某些市场营销专家说的啤儿茶爽的精准人群,在啤儿茶爽著名的“你out了”这一个广告你就知道这是给一群使用互联网的年轻人群专门量身制作的一款市场营销产品,所以,人群很清晰,市场营销理论上来说也的确是很精准,但是市场营销实际情况又如何?
市场营销的四大阻碍
当然对于啤儿茶爽市场营销,认为:什么叫牛逼的产品,啤儿茶爽卖点是具有啤酒味道的茶饮料,但是这个卖点本身就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目标人群的界定,有多少个喝茶的喜欢喝啤酒,或者有多少喝酒的喜欢喝茶,或者就算你喜欢喝茶和喝啤酒,是否希望能够喝道一种兼顾两种口感一起的饮品。
除了认为产品的定位存在的问题之外,啤儿茶爽的失败也与以下几个市场营销核心的因素有关:
市场营销因素第一、口感。对于口感的蹉跎,啤儿茶爽只是一个“小弟弟”,最典型的就是可口可乐当年改变口味之后的销量的重大滑坡,而啤儿茶爽的口感从黑马哥找到的当年的市场调查的资料来看,大部分人觉得怪异,似啤酒非啤酒,似饮料非饮料的味道。
市场营销因素第二、品类归因失败。在快消品中核心的在于终端,这一点上黑马哥对娃哈哈的能力毫不怀疑,但是涉及到具体的陈列这个环节就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因为你去逛超市也好还是逛商店也好,你会发现每一个产品都是有属于自己的陈列区的,这样可以形成产品的集聚效应,但是啤儿茶爽到底是应该放在啤酒区还是应该放在饮料区,这个毫无疑问无法陈列,而且也没有同类产品与他互补,很简单,啤儿茶爽自然就成为了孤儿了。
市场营销因素第三、广告策略之败。关于“你out了”这句词,虽然当时说他很创新,但是在那个时候的环境下,几个美女在课堂等这些地方喝着像啤酒的东西,其实给家长和社会舆论创造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映像,甚至有人认为是在诱导孩子去喝酒,这说明这种雷人广告对品牌第一时间的确能曝光,但是“你不喝你就out”这是道德标签的绑架,极容易形成逆反的心理。
市场营销因素第四、没有足够对品牌培育的成长耐心:其实一个新品牌或者一个新的概念时间培育期至少需要5-10年,但是啤儿茶爽前后出现3年不到就销声匿迹,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哇哈哈团队并没有足够耐心给这个新品牌进行很好的形象塑造,只是有一种感觉,就是很急切的推一个新概念,然后又风生水起的广告,然后就此消失,感觉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个人觉得一个利基市场的开发必须存在有一个潜在的市场需求,而不是一个组合两种市场兼顾的市场考量,这样做很多时候都是看脸的。有的时候这种兼顾是有意义的,比如铅笔和橡皮的组合。但是有的是这这样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本身就是两种同类型的产品组合,组合本身就会产生许多问题,正如上面所说它的受众群体无法得到界定,如何去进行营销活动。
这基本上是目前对啤儿茶爽市场营销的败因的一个最终解释了,而最近很红的格瓦斯却依靠我是歌手的很好的植入营销迅速红透整个中国,这个同样和啤儿茶爽有着很多相似地方的啤酒会重蹈覆辙还是一扫颓势,扬眉吐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