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战略管理是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上的实践,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蓬勃发展,战略管理的方法和要素被引入财务管理领域,推动财务管理向着财务战略管理的高度发展。本文研究国内外关于财务战略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动态,首先就战略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然后阐述财务战略研究的进展与动态。
一、战略管理及财务战略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Ansoff教授(1976)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此后TomCopeland(1990)等学者指出,公司财务和战略经过20多年时间发展,这两者的思维和行为已经逐渐融合到一起,对公司财务战略的研究,对公司管理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得到深入的发展。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立场界定战略管理的定义,虽然这些定义差异性很大,但西方学者对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有一致的观点,即企业战略包含公司战略、经营战略与职能战略3个层次。西方学者们首先在职能层次提出战略管理,并随后在战略管理的实施阶段进行研究。
E.F.Harrison与C.H.John(1985)等在《组织战略管理》一书中的“战略实施”一章中提出了“财务战略”,定义财务战略是“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该计划包括一系列的财务决策,如“合适的负债杠杆、资金来源、资金计划、资本与费用预算、各利益相关集团的财务利息以及股利政策等”。Fred.R.David(1985)从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对财务职能的要求进行了分析,主要有4个方面:筹集所需的资金、进行资本预算、编制预计财务报表、评估业务价值。J.A.Pearce和R.B.Robinson(1988)在其《战略管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财务策略”的概念,并指出企业财务策略包括资金筹集、资金分配(投资)与分红、营运资金管理三大财务战略管理方面。RuthBender和KeithWard等人(1993)提出应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将公司划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强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反向搭配战略。
CarlM.Sandberg(1987)等认为财务战略研究的核心是融资决策中的财务杠杆使用度,即公司的债务与资本总额的目标比率。国外一些商学院将“财务战略”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向学生们讲授。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的A.Madhavan教授曾开设“公司财务战略”课程的财务战略模块,重点讲授企业在经营战略和经营环境保持协调一致的前提下,如何综合考虑筹集所需的资金。
综上所述,西方对于财务战略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对财务战略的研究,从主体来看,主要集中于单个企业的财务战略;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是将财务战略定位于战略管理的职能层战略,从战略实施的过程来研究如何进行战略决策;就研究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分配及营运资金管理等几个财务战略管理方面。
二、财务战略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学者对战略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外财务战略管理研究为基础,仅将财务战略作为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个职能层次。从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主体来看,主要是关于单个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以及国家财务战略的研究。
在单个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领域。吉全贵(1997)介绍了企业财务战略的含义、分类、特点和程序,论述了利润战略、成本战略、投资战略、融资战略、周期财务战略和竞争财务战略;分类研究了常规企业的财务战略,并提出了3种企业可选择的财务战略类型:积极型财务战略、稳定增长型财务战略、收缩型财务战略。罗福凯(2000)论述了成本减除、最优资产组合的选择、资金结构理论等通用财务战略,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除应选择相应的战略外,还要考虑资金运动引起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魏明海(2001)研究了周期性因素对财务战略的影响,他以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制度基础,研究了财务战略生成的理论框架。郭复初(2001)分析了财务政策与财务战略的差异,认为财务战略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财务活动的纲领,每一种财务政策都要受到企业财务发展战略的约束。此外,蓝海林、胡建绩、赵德武等学者从财务战略在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研究了财务战略作为一种职能战略,在其制定过程中的出发点、战略目标以及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刘志远(1997)从现代理财环境下财务战略管理过程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集团财务战略的基本范畴与具体内容,对企业资金投放战略、企业资金筹措和分配战略的目标与原则、生成方法和类型等进行了论述。陆正飞(1999)以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作为企业发展财务战略分析的逻辑起点,分类研究了常规企业的财务战略,并提出了3种企业可选择的财务战略类型:积极型财务战略、稳定增长型财务战略、收缩型财务战略。朱元午(1999)研究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对策、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和理财环境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和审计模式、资本结构、内源融资,现金流、管理利润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体系等内容。冯建(2000)论述了企业发展战略与财务管理体制、集团财务公司与融资渠道、集团投资策略和集团企业的利益分配。张志刚(2001)着重从企业集团的母公司这一角度研究了集团公司的理财环境及理财目标。张延波(2002)研究了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战略、预算控制体系、投资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等内容。王斌(2002)研究了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战略、预算控制体系、财务委派制研究、业绩评价研究、会计管理目标与政策研究、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内部信息披露研究等内容。
在国家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方面。国家财务战略研究是以国有资本为研究对象,以郭复初(2001)的国家财务论为基石,对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等财务战略问题的研究。王锋(2006)将经济发展理论与国家财务理论有机结合,从经济发展观角度,由资本积累和结构优化这两个推动经济发展的一般条件,推演出优化价值结构战略和构建资本平台战略这两个国家财务基本战略,并将微观的企业财务战略向宏观的国家财务战略进行推演,形成了国家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和资本重组战略4个国家财务基本战略,并进一步构建了包括8项具体战略的国家财务战略框架。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分配及营运资金管理等职能层面的财务战略;国内学者扩展了财务战略研究的主体,不仅包括单个企业的财务战略、还包括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和国家财务战略,而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与国外研究基本类似。国内外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在面向企业联盟体——供应链方面的财务战略研究文献较少,这也是笔者今后需要致力研究的领域。
作为公司的管理核心之一,战略发展总监担负着公司战略研究、规划、制定的重任,要善于在大环境下制定出合适的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清华大学公司战略发展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学员容世容人容事的襟怀,高瞻远瞩的视野,深刻的洞察分析力,正确的判断力,以及持续创新的创业家精神,通过公司发展战略、资本运作、管理心理学与经营创新、传统文化等专题课程的学习,打造谙伦理、有气度、有远见的新一代公司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