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企业战略实施需要增强执行力

战略管理培训:企业战略实施需要增强执行力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如何增强企业的执行力越来越为业界所重视,执行力是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战略正确并不能保证一个企业一定取得成功,而成功的企业一定具备了正确的战略和卓越的战略执行力。国内外具有优势竞争力的企业,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具有一流的执行力。然而,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执行力不足的问题。执行力,作为“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日益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战略实施的“瓶颈”。

  我国企业执行力不足的四大原因

  缺乏强大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锻造企业员工积极价值观的熔炉,也是培养企业强大执行力的土壤。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产生凝聚力,形成合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是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管理制度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执行性,或者过于繁琐而不利于执行。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之所以得不到贯彻执行,就是因为制度本身缺乏可执行性。有的企业盲目推崇西方或者其他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不结合企业实际而盲目加以利用,最终反而造成了企业执行力减弱。究其原因,这些企业只是单纯学习管理制度,没有认识到先进管理制度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在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另外,制度过于繁琐也不利于有效执行。制度得到合理有效地执行,关键在于制度本身要尽可能简单、清晰、全面。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我国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存在员工绩效考核不合理的问题,由此而造成了人才流失,制约了企业战略实施。这些企业人员流动率高,人员结构不稳定,这本身就给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了危害,也影响到企业内部员工的团队士气,间接导致了执行力缺失。

  执行过程缺乏对细节的关注。中国企业“长不大、活不长”的问题长期困扰理论界。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缺乏对细节的关注是造成执行力不强的关键症结。不论是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还是中国制造业旗舰海尔集团,都是在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中成长的。“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我国企业决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缺少的是对细节的关注。

  弥补自身缺失加强执行力建设

  关注文化,培育执行力,推动企业战略实施。企业须培养强势的执行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中最高准则的文化。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在不断加强建设一种强势的执行文化。这些企业注重责任心的培养,强调以结果为导向,这一切都是强势执行文化的具体表现,执行文化所体现的就是一种负责的精神和服从的态度。要使执行文化更好地发挥其凝聚力,就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出更有效和便于推行的具体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培养员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灌输“企兴我荣,企衰我辱”的理念,使员工将实现自身价值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统一。以员工的观念转变为契机,提升员工对企业执行文化的认识,并以执行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内容来加以宣传、引导。

  其次,开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做到自觉自律,恪尽职守。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大力宣传执行文化,切身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带头做好各项经营决策、目标计划、规章制度的执行工作,让执行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

  再其次,靠“创新”推进执行文化的不断发展。企业战略实施须要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促进执行文化的发展,促使员工按企业的要求改变自身观念和行为,让执行成为企业员工的习惯和常态,营造一种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环境和氛围,使企业成员的行为符合企业的目标和要求。
构建制度,增强执行力,推动企业战略实施。当前,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贯彻执行的是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企业不仅要加强管理的理性化,对人的情感也要纳入到管理制度制定考虑的范围。信任是保障执行力的基础,领导若能充分信任员工,员工自然会尽心为企业服务,企业的执行力自然得到充分的保障。当然,从操作层面来看,人性化管理要通过制度化管理体现出来,制度化管理要体现人性,这样人性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制度化管理也才能成功。

  善用激励机制,激活执行力,推动企业战略实施。如果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只是增强执行力的外因,那么能够增强执行力的内因则是员工内心的动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增强企业执行力的关键。激励机制的缺失或者不健全,必然导致干与不干、真干与假干、实干与虚干、干好与干坏缺乏相应的奖惩,由此使得执行文化得不到建立和弘扬。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总的原则是培育多维度、多层次、差异化、人性化的激励机制。采取激励手段也要保持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人员结构层次、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奖惩制度。激励是一门管理艺术,其要旨就是要把员工的情感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此,建立切实可行的企业激励机制,把各种激励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激挖掘出员工的潜能,培育出一支具有强势执行力的员工队伍。

  强调细节,完善执行力,推动企业战略实施。“凡事成于细”已成为企业完善执行力、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理念。对于耳熟能详的精细化管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次上,而应将其提升到系统化、科学化的高度并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使企业管理工作真正做精,使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很好地得到执行。

  首先,培养员工养成注重细节的观念。企业要使员工打破传统思维观念的桎梏,培养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注重细节的工作习惯。经理人自身要把“抓大放小”的观念转变为“放大抓小”。“放大”就是提倡全员管理意识,让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战略的制定,使他们深刻领会企业领导层的战略意图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并把对企业战略实施的认同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抓小”就是企业经理人把对细节的关注放到战略的高度加强宣传教育,全面增强员工的细节意识。

  其次,量化管理。很多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之所以成效不显着,是由于管理的量化工作没有做到位。有强势执行力的企业也必然在管理量化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国际名牌POLO皮包凭着“一英寸之间一定缝满八针”的细节要求,在同行业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诺顿百货公司凭着“为试衣间忙着试穿衣服的顾客准备一份饮食,替参加重要会议的顾客熨平衬衫”的细节服务始终保持了较好的声誉。

  最后,抓好现场精细化管理。现场精细化管理是检验各项管理制度是否被彻底贯彻的试金石,企业战略实施在实行现场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各项制度和具体岗位的职责及权限。特别要强调的是,抓好现场精细化管理一定要与行业特征、企业实际相联系,同时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现场精细化管理手段和方法。

  作为公司的管理核心之一,战略发展总监担负着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规划、制定的重任,要善于在大环境下制定出合适的中小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清华大学公司战略发展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学员容世容人容事的襟怀,高瞻远瞩的视野,深刻的洞察分析力,正确的判断力,以及持续创新的创业家精神,通过公司发展战略、资本运作、管理心理学与经营创新、传统文化等专题课程的学习,打造谙伦理、有气度、有远见的新一代公司领导人。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