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是企业不断拓展经营空间,建立新的增长点的一种有效战略。国内的成功企业,如海尔、康佳、TCL等无一不是通过企业多元化战略,使企业从弱小到强大,不断提升市场覆盖率。然而也有很多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较熟悉的有巨人集团、太阳神和飞龙集团等,他们的失败与不适合的多元化经营关系密切,我们急需探求影响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关键问题。
一、企业多元化战略内涵与风险分析
企业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创造效益、保持持久竞争力而在多个相关和不相关的产品领域进行产品的开发、市场的拓展或对其业务进行重新组合、选择及管理的行为。企业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一般意义上的多元化经营,多是指产品生产的多元化,即是指企业新生产的产品跨越了并不一定相关的多种行业,且生产多为系列化的产品。多元化与产品差异是不同的概念。产品差异是指同一市场的细分化,但在本质上是同一产品。而多元化经营则是同一企业的产品进入了异质市场,是增加新产品的种类和进入新市场两者同时发生的。所以多元化经营是属于经营战略中的产品—市场战略范畴,而产品差异属于同一产品的细分化。
多元化经营可能产生的一些弊端或风险是:
1、多元化增加企业成本负担也极易将企业拖入债务陷阱。企业多元化战略导致的资金分散,会使企业在周转资金不足时出现负债经营,容易使企业陷入债务陷阱而不能自拔。
2、增加了各种风险,加大企业管理难度。大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时,要面对多种多样的产品和各种各样的市场,机构逐渐增多,此时企业多元化战略面临着能否有效克服短期化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具有有效的资源配置能力的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的问题。
3、多元化使保持品牌信誉的难度加大。当一个产品出现问题后,与这多个产品线结成了“命运共同体”的营销网络,将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二、成功实施企业多元化战略关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企业应追求长期利益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注意盲目的机会主义
寻求利益是几乎所有中国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一旦发现主业难以获取更大的发展或更多的利益回报时,他们将毫不犹豫的选择一些利润空间较大的行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空间,白酒制药、家电造车和房地产过热等现象都源于这种观念。“家电造车”是最为典型的利益驱动下的扩张,家电行业由于竞争异常激烈使得利润趋于稀薄。到了2003年,中国家电类企业大部分产品的毛利率平均约为7%,许多家电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利润来源。而2003年上半年,中国家用汽车的消费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80%以上,最诱人的是汽车业的平均利润还维持在两位数。2004年,一向善于“造势”的奥克斯集团收购沈阳双马汽车,在暴利的汽车行业,即使是使用“低价”,其利润也是远远高于空调和手机的。而一年以后的3月13日,奥克斯正式宣布退出汽车业。除了已经投入的4000万元投资全部损失之外。
“家电造车”显示了多数中国企业依然停留在机会主义的导向下,且过多依赖以往的成功经验。这种跟着利润走的企业发展方式必将遭遇失败。每个行业都拥有其独特的市场驱动模式,一个行业中的成功方式对于另一个行业的市场发展可能毫无用处,许多失败案例已经昭示了这一原则。“寻热”式投资和扩张不仅容易造成众多企业对同一行业或同一地区的饱和甚至过量投资,而且最易背离企业自身的核心专长或特异能力。
2、多元化经营要坚持企业核心竞争力,注意不丧失主营业务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的来的。按照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一般的可以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企业开发独特技术、研制独特产品、发明独特营销手段和运用独特管理方式诸能力的特定组合,是以一定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群体。世界上优秀的企业,在经营领域的选择上,都首先确立了自己的核心业务(即主营业务)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以与原核心业务有关的一些特殊的技术、条件、管理或者资源为基础,不断推出新产品,使看好的市场越做越大,在此基础上兼顾“一元化”与“多元化”。企业多元化战略成功的企业如GE,是靠走专业化道路发迹的(一个灯泡做了几十年),在抓住企业核心竞争力情况下于最擅长的行业实行多元化,如今也只在少数几个行业保持优势。
因不坚持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多元化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前已提到奥克斯公司,还有春兰、扬子、新飞、美的……相继进入了汽车产业,然而都以失败而告终。不少全球500强企业也因盲目多元化而一度危机重重,如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索尼美国分公司、西尔斯等,多元化发展导致公司资源分散,运作跨度和费用加大,产业选择失误增多,结果致使公司顾此失彼,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受到极大的挫伤。
主业和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的生命。在开始采用企业多元化战略时,需要主营业务提供雄厚实力和稳定保障来支持,这不仅仅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前提,更是企业避免因多元化的风险而遭受灭顶之灾的客观要求。
3、把握协同效应,注意多元化业务的关联度
美国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把协同作为企业战略的四要素之一,分析了基于协同理念的战略如何可以像纽带一样把企业多元化的业务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协同,是指实行业务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通过各业务单元的相互协作,可以使企业整体的价值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2+2=5”是对协同效应最通俗的解释。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人力、设备、资金、知识、技能、关系、品牌等资源的共享来降低成本、分散市场风险以及实现整体效应。由于专业的管理技能能够在不同的部门之间转移,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各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一般的,除了分散经营的集团多元化以外,以一业为主的集团多元化(即有明确的主营业务)、同心多元化、水平多元化、纵向多元化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问题,即经营过程的“整体效应”,或称“共同效应”。
企业在追求多元化时如不顾及相互业务之间的关联和支持程度,无论是企业组织采购、生产和分销,还是终端客户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难度等都不能相互渗透和产生交叉收益;同时,不能相互支持的各种业务,企业在人才、资源、市场和管理上也将疲于奔命。理解协同效应的内涵与产生机制,掌握实现协同效应的有效手段,对于国内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4、进行有效的商标延伸及塑造,注意株连效应
当某一类产品在市场上取得领导地位后,这一品牌就成为强势品牌,它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有了特殊的形象定位,甚至成为该类产品的代名词。消费者往往会运用其在市场上所获得的信息去推断同一品牌的其它商品,企业通过品牌延伸可以充分借助原有品牌的市场信誉和产品声誉,使消费者在短期内消除对新产品产生的排斥、生疏和疑虑的心理。
企业将这一强势品牌进行延伸后,由于近因效应(即最近的印象对人们认知的影响具有较为深刻的作用)的存在,就有可能对强势品牌的形象起到巩固或减弱的作用。如果运用不当的品牌延伸,原有强势品牌所代表的形象信息就被弱化,会损害原有品牌形象。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的实验证实:在人们已形成的某种印象的场合,新出现的具有对立意义的刺激对这种已形成的印象有反转作用。并且心理学家还证实,这种现象实际上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活动中。企业把强势品牌延伸到和原市场不相容或者毫不相干的产品上时,就有侼消费者的心理定位。一个失败的例子是,当提到三九集团的999品牌,人们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999牌胃药,但当999开始进入与医药产品毫无联系的汽车维护产品市场和啤酒市场时,正如有的消费者所说的那样,“喝999啤酒时总会感觉有999胃药的味道在里面”。999品牌从医药领域延伸到啤酒饮料市场最后的结果,改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原有好感,使得原有品牌定位变得模糊,伤害到了999的整体品牌形象。
在品牌延伸问题上,有些品牌似乎无所不能,如菲利浦,海尔;而另一些品牌则相当谨慎,如可口可乐、青岛啤酒。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企业多元化战略有关,也与品牌代表的产品类型、产品属性有关,注意品牌联想是否与新产品协调,要实现品牌核心资产的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