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质量成本管理需处理好5个关系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质量成本管理需处理好5个关系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所有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赚钱!真正的赚钱不是总收入,而是再减去总支出,结余的部分才是真正赚到手的钱,也称作利润。因此,创造更大的利润有两种方式,提升销售量或降低生产成本,当市场趋于饱和时,往往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降低成本就不得不谈到质量成本管理,即以严格、准确、全面地记录数据为依据,通过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和流程控制,实现质量成本总额的最小化和质量成本内部结构的最优化。

  质量成本管理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企业由于不能充分理解和运用质量成本内在的依存关系,而使质量成本管理留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将通过阐述质量成本管理中应处理的几个关系,探讨改进质量成本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一、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的关系:

  内部质量损失是企业在产品出厂之前,因质量问题造成报废、返工、返修、停工、质量事故等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外部质量损失是企业产品在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索赔、退货、折价、维修等费用。内、外部质量损失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当企业内、外部质量损失同时下降时,表明企业内部质量保证能力较强,产品实物质量过硬,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当企业内部质量损失较高,而外部质量损失较低时,表明企业内部在工艺、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质量保证能力不足,但企业有较强的检验把关能力,能够将质量问题有效地解决在工厂内部,用高昂的鉴定费用确保出厂产品实物质量。当企业内部质量损失较低,而外部质量损失较高时,表明企业内部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检验把关能力不能保证产品质量,使不合格品流入销售过程,并且已经给企业在市场上造成不良影响。

  二、显性质量损失和隐性质量损失的关系:

  显性质量损失是企业能够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出来,在数量上和价值上比较明确的质量损失。如;废品损失、索赔损失等。而隐性质量损失则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出来,而需要通过一定方法进行评估测算的质量损失。隐性质量损失可以是现实发生的,也可以是机会损失或信誉损失。当显性质量损失控制不力时,有可能导致隐性质量损失的扩大和加深。显性质量损失和隐性质量损失都是质量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质量成本管理中,企业不仅要重视显性质量损失,更要重视不易统计和测算而被忽视的隐性质量损失的核算和分析。

  三、质量成本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关系:

  从会计角度讲,质量成本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其核算方法与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质量成本核算没有会计核算中采用的凭证、帐簿、复式计帐等方法,但其主要数据来源于会计核算。同时,对于隐性质量损失,又采用与会计核算不同的测算、评估等统计方法来核算。因此,质量成本核算一般可以采用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辅的核算方法。

  四、质量成本与财务成本的关系:

  质量成本是指质量费用和质量损失的总和,而财务成本指一定期间、一定产品在直接人工、材料、动力和其它费用方面的投入。因此,质量成本是财务成本中有关质量方面的费用总和,但质量成本中的隐性质量损失又不能直接通过财务成本体现出来,财务成本与质量成本在核算范围、核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五、质量成本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质量成本项目设置将质量成本分为投入和产出两部分。质量成本投入是指企业在质量预防、质量鉴定方面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质量培训、质量改进、质量审核和评审、产品试验和检验、计量检测、质量工资等方面的费用支出。质量成本的产出包括:内部废品损失、返工、返修、降级处理、停工、产品质量事故处理损失以及外部索赔、退货、保修、折价等损失费用。质量成本投入是为了达到降低质量损失的管理目标。因此,质量成本投入与质量成本产出之间应该存在负相关关系,企业有效的质量成本投入应该能够有效降低质量损失。反之,如果质量损失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说明企业在质量投入方面或力度不够,或方向不正确,或存在无效的质量成本投入。

  企业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时,必须要正确处理上面的五种关系。争取在尽可能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再增加质量成本管理职能,并将质量成本的计划、核算、控制、分析、考核、诊断等管理职能在企业管理、财务、质量等部门合理分配,形成有效的质量成本管理资源,使其能够正确评价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经济有效性。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