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创立阿里巴巴,49岁辞任CEO,作为中国互联网领袖级人物,马云的阿里巴巴和马云本人都惊艳了中国互联网,而马云在建立董事会制度、培养接班人和权利控制分配等方面独特的管理哲学思维,为互联网行业甚至商业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范本。
所谓管理哲学,就是对一般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总称,是管理学与哲学的交叉部分,管理哲学兼具二者的特性。人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改进企业的有效途径:高层应有管理哲学素养,中层应研究管理科学方法,低层应具备企业经营技术。使知识传播积累形成的管理哲学,凝聚成为企业高层的决策,而中、低层则形成管理实务,以牵动管理的成效。商业领域中人们往往过于看重名利,忽略了对管理上的对立统一和矛盾联系的各种思考,这中思考并非在将管理书面化,而是一种升级和深化,马云在他的CEO位置上,在其位谋其政,创造了一套很具有典型范本意义的管理哲学。
马云管理哲学:引入事业部管理体制
作为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从未“安分”过。
2011年6月,阿里巴巴将原淘宝网拆分为淘宝网、天猫及一淘网三家独立的公司,为不同客户服务;2012年7月,阿里巴巴又将旗下6大子公司调整为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7大事业群;2013年1月,阿里巴巴再次调整,将集团现有业务架构和组织进行相应分拆重组,成立25个事业部。
由此前的三个独立公司调整至7大事业群,最后又拆分至25个事业部,种种变动的背后,都源自马云对西方文化中以GE为代表的事业部制的推崇。
有分析人士曾指出,“事业群“概念所表达出的凝聚力,对阿里巴巴整体估值或将有所影响。同时,子公司变事业群后,集团层面力量将得到加强,不仅包括数据、组织管理,还有风险管理。另外,事业部对外各自独立,野蛮生长的特性也会更为突出。
马云管理哲学:推行传统文化哲学
马云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最大的业余爱好是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其次还特别喜欢去各个茶馆听杭州大书、苏州评弹,“虚拟的世界让我插上了想象思维的翅膀。”后来,马云把这种对金庸武侠小说中武侠英雄的痴迷,延伸到了公司管理哲学里。
阿里巴巴每个员工都有个“花名”,要出自武侠或玄幻小说中的正面角色;阿里巴巴的五大业务被称为“达摩五指”;马云的办公室叫“桃花岛”,会议室叫“光明顶”,洗手间叫“听雨轩”……
马云还热衷太极拳,并从太极文化中悟出了许多企业经营思路和管理哲学。马云认为,“阴和阳,物极必反,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化,什么时候该聚,这些东西跟企业管理是一模一样的。”
有报道称,在阿里巴巴,至少有1500多名员工受过正规的太极训练,教授的师傅也是马云请来的国际级太极大师。
马云管理哲学:启动高层轮岗制度
为加强集团各业务协同、组织打通和人才流动,阿里巴巴在2012年3月宣布对全集团22名中高层管理干部实行轮岗计划,这被看作是中国电商业“帝国”内部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调防”。
对于高层轮岗制度的出台,有内部人士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管轮岗制度几年前在阿里集团内部已经建立。这样做一方面是希望能更好的实现岗能匹配,更好的加强集团内部的子公司之间互相的协同;另外一方面希望通过更换岗位,促使员工挖掘更多潜力。
当时,阿里集团正将B2B业务私有化,并积极谈判谋求从雅虎手中收回控股权。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阿里巴巴启动轮岗,强化协同整合、完备内部管理和外部业务拓展,显然是马云的大阿里棋局行至中盘的关键一步。
马云管理哲学:培养接班人推动集团重组
在马云辞任CEO的内部邮件中,马云写到:“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今年,阿里绝大多数生于60年代的领导者将会退出管理执行角色,我们将把领导责任交给70、80年代的同事们。”对此,有业内评论人士认为,马云在退居二线之前,应该早就在为阿里培养新接班人了。
马云并不是第一次谈及接班人。2008年时,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问马云是否会退居二线。马云当时说一个人不为未来作准备,就很难做好今天,为自己负责才能为别人负责。2010年9月的网上大会上,马云也曾公开表示,期望有继任者来结尾,并能超越自己更好的经营阿里巴巴。
事实上,在此之前,马云就一直在暗中推进集团的高管培训计划。2008年,阿里巴巴集团启动干部轮休学习计划,阿里巴巴集团COO李琪,阿里巴巴集团CTO吴炯等均辞去阿里巴巴现有职务,进入学习和休整期。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集团还曾有多位管理层,在海内外著名的商学院进行短期或者长期的培训和学习。集团还为之成立了互联网界中独一无二的“组织部”,着眼于干部制度的建立,干部的成长和企业文化发展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