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是为了建立与生产运营有关的完整的设备台帐、制定合理的设备维护(保养、润滑等)计划、设备维修计划,设备的运行和使用状况、设备备件等信息。设备管理是为保证企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的设备折旧数据,并为制定生产计划提供依据,合理安排生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这里面就包括装备素质及设备管理水平。
一、设备管理意义重大
1、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企业内部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一切管理活动,它包括企业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班组管理、现场管理等等。人们常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称作练内功。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企业内功的强弱。内功强,企业抗风雨的能力就强,市场竞争力就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强。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经常开展各项活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千方百计地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在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中,任何一项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企业内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有选择好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切人点和突破口,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才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设备管理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以确保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增加花色品种,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安全文明生产,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预测,决定进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产品的设计、试制、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无不体现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为赢得和占领市场,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为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产品,设备管理是保证。设备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发生产先进产品,必须建立在企业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若疏于管理,用先进设备生产一般产品,会使生产成本增加,失去市场竞争能力,造成极大的浪费;有的先进设备带病运转,缺零少件,拆东墙补西墙,不能发挥全部设备的效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有的设备损坏,停机停产,企业虽有先进的设备,不但没有发挥出优势,反而由于设备价高,运转费用大,成为沉重的包袱,致使企业债台高筑,生产经营步履维艰。而一些设备管理好的企业,虽然没有国外的先进装备,由于管理水平高,设备运转状态良好、效率高,一样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企业效益也稳步增长。设备管理是企业产量、质量、效率和交货期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是按合同组织生产,以销定产。合同一经签定,即受到法律保护,无特殊情况不能变更,违约将受严厉的(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经济制裁。如果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设备运转状态做保证,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合同规定的。一旦违约,给企业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往往失去市场,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企业和部门,无不强调安全生产,紧抓常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强制性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之上。根据有关安全事故的统计,除去个别人为因素,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设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压力容器、动力运转设备、电器设备等管理不好则更是事故的隐患。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运转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
3、设备管理是企业提升效益的基础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也是紧紧围绕着提升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进行的,设备管理是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简单地说,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升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首先,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设备管理是提升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党和企业多次提出贯彻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加强设备管理一定要与企业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相结合,应用现代技术,开展技术创新,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新设备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升装备素质,增强设备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提升效益的目的。
第二,提升劳动生产率,关键是要提升设备的生产效率。企业内部多数人是围绕设备工作的。要提升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前提是要提升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升设备利用率。
第三,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设备上实现的。设备状态不好会增大原材料消耗,如出现废品,原材料浪费更大。在能源消耗上,设备所占的比重更大。加强设备管理,提升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节能降耗永恒的主题。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为维护设备正常运转,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物资消耗。设备一般都有常备的零部件、易损件,设备管理不好,零部件消耗大,设备维修费用支出就高。尤其是进口设备,零部件的费用更高。设备运转一定的周期后还要进行大修,大修费在设备管理中也是一项重要的支出,设备管理抓得好,设备大修理周期就可以延长,大修理费用在整个设备生命周期内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就可以下降,从而为降低生产成本打下基础。
二、设备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下面以建筑企业为例谈谈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原有的设备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虽然也经过一些改革,但基本上还是二级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而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容易使设备从属于企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实施项目制度,改变原来那种以行政建制为单位组织施工生产的不合理做法,使企业必须以工程项目为基点组织施工生产,并以工程项目成本为中心,在企业内部建立各自独立的经济核算体系。项目经理部以与企业签订的合同为基础,可选择若干施工队施工。项目施工经理人的目标是缩短工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升质量。项目经理部随着工程项目的开工而建立,随着项目的竣工而解体,这种一次性管理的性质决定了项目经理部不可能占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对施工中所需要的设备就只能租用。这就要求建立较完善的机械设备租赁市场,由租赁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合同,发生经济行为。原由设备管理部门管理的机械则全部由租赁公司经营管理,这样就减少了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精简了人员,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改革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制,建立租赁公司是深化建筑业改革、实施项目法施工的重要条件,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可供其他行业参考。
2、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属于分级管理,往往重视的是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而忽视其价值形态的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常常只管编制设备购置计划,负责设备的购置、验收、分配等,而对设备的应用、利用率和寿命等无人重视。因此企业之间互相攀比,重复投资,搞小而全、大而全,造成社会资财的大量浪费,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如果将企业所有设备都划归租赁公司经营管理,由单纯的管理型向管理经营型转变,实行一级管理,使管理部门对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等情况都具有第一手资料,有利于降低消耗、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利于开展技术业务培训,提升设备使用和管理水平。由于租赁公司在企业中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设备做为其资产的经营对象,更要求注重其保值增值、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在市场经济杠杆的自然调节下,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也会直接从经济利益中反映出来,因此也会促使设备管理人员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真正调动起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逐步使设备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提升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
3、有利于推动租赁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许多企业在企业内部都设有租赁公司,但设备管理体制基本上没有变,租赁公司还隶属于设备处、科,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政干预的现象,致使某些企业的领导会认为租赁公司的收人是本单位左口袋掏往右口袋装钱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有时为照顾项目经理部的积极性,还会从租凭公司应得效益中任意地砍掉一块,挫伤了租赁公司的积极性。许多施工企业的租赁公司还仅仅限于服务于企业内部工程施工,没有走向社会,因而也制约了租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多样性和体积庞大、生产期长的特点;建筑施工具有流动性,生产条件多变性等特点,只有实行机械设备租赁才能够适应这些特点的要求,才能降低建筑产品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租赁市场如不能进一步发展,就很难深化建筑业的改革和真正推行项目法施工。因此组建真正意义上的租赁公司是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如施工企业都走这一条路,再树立大市场观念,强化大市场意识,敢于打破条块分割的界限,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产权划转、托管、租赁、融资和人股等形式组建区域垄断性建机设备租赁企业集团,就能进一步推动租赁市场的发展,为深化建筑业的改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