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命名是一门很奥妙的学问,也是一种相当务实的技巧,每一种命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品牌命名只有速配的问题;没有最佳的命名,只有最佳的营销组合。品牌要做大做强必须要做好家门口市场,要打造样板市场向外围推广,孙子兵法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战略计划周密方案新颖就可以取胜,多分析多论证是胜利的关键要素,国内品牌应该做强专卖渠道做好商超渠道,稳住二级城市挺进一级城市为营销战略。
产品营销光靠品牌命名仍无法竟全功,品牌经营需要结合其他许多因素,多方考虑组合应用,才有胜算的机会,这也就是营销组合的道理。持续,生意最重要的是持续发展,从生存到持续生存,技术和人才都在变化,品牌是唯一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品牌营销发展到今天,能够解决的问题已经超出所谓的要策划一个活动,要推出一个新产品,要开发一个新区域,而是要谋求“长治久安”的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银行品牌营销和一些国际性银行的营销相比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对品牌营销的认识也是不系统的、非理性的、非专业化的。虽然本土银行也开始重视起了品牌营销,从店堂里各种精美的宣传小折页到街头的灯箱广告招牌;同时也重视起服务来,从改善整个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到推出一系列针对顾客的便利服务措施,但这一切也只是局限于以零散点的形式而并非是以整体营销战略的意念面介入的,由此也使得银行的品牌营销传播表现不够创新,营销手法也显得过于单一,品牌营销和宣传看上去零敲碎打不成气候。
鉴于金融品牌主要以服务为主来支撑,只有在服务上有个性了,才能有品牌的记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排序品牌组织的重要性:服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营销。现在难就难在服务品牌的个性化建立,因为它太容易模仿了,几乎你推出的什么新东西,这边马上就有别的银行学习运用。那么,服务个性如何不被模仿,一个表面东西不断出新,内涵的东西根深蒂固;人家学的也只是表面,不可能学到你内心的气质。
其次,在产品上进行创新。固然,今天的创新与20年前的创新难度完全不同,很多舶来品都被引进怠尽,特别对私业务的完全创新,对原有产品进行颠覆式的改变,很难。但正是这种状态才有创新的空间,银行打通金融产品之间的屏障,针对不同细分人群,注重横向组合,纵向深潜。
横向如:将储蓄与保险结合。纵向如:将信用卡进一步细分。当然,类似的创新已经开始了。我的意思是,要有颠覆式的创新产品,而不要模仿式的一般产品。再看最后一条,银行的母品牌,也就是品牌营销,是靠前两者来支撑的,你只需要亮出你的品牌营销主张就可以了,就是你的品牌营销态度和品牌营销精神。比如说:“随时随地服务”,敢承诺吗?比方说“有求毕应”,敢承诺吗?针对银行百年来的痼疾,颠覆一个就可成就一个。诚如沃尔码的“天天低价”一样,它就是一个鲜明的品牌主张,或是银行鲜明的文化特征。那么,商业银行如何拓展个性化服务?如何搞好高端客户的差异化营销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建好完善的客户档案。客户的档案应包括客户的经营情况,客户的经营情况主要包括企业的地址、企业的经营水平等情况。
对客户进行分类。客户档案建立以后,产品经理要根据客户的档案情况对客户进行分类,以全面熟悉掌握客户的情况,针对不同时期的需要对客户进行了个性化的服务。比如说:对一些经营水平较高的客户,多为他们提供新贸易融资的服务;对于一些新兴外贸企业,我们要及时与他们联系,并派专业人员为他们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