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从分析社交平台上用户特点入手,具体看看肯德基是如何针对不同用户群、网站气质等进行广告营销策略分析的,看是否能给想借助SNS平台力量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的厂商们提供怎样的参考。
营销策略分析1、豆瓣网:“线上-线下-线上”
截止今年年初,豆瓣的注册用户已有5617万,有80%以上的用户生活在北京等一线城市,18到35岁的占92.5%,本科以上学历超过70%,月收入大于3000元的占42.8%,这表明豆瓣用户是中国互联网用户中商业价值最大的群体。
但这群用户,也是最具文艺小清新气质、对商业广告最为抵触的群体。因此,豆瓣不但自身并无大刀阔斧的商业化动作,而且对合作广告的气质也要求极高。在这个营销策略分析平台上,肯德基的活动也是相当的“文艺范儿”。具体策略是,以情感牌为基调,在豆瓣上整合豆瓣电台、品牌小站、同城活动平台等优势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线上”的循环传播模式的活动。
肯德基在豆瓣建有名为“浪漫音缘,闪约派对”的小站,并在2011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推出过活动,召唤豆瓣网友们在这天前往中国大陆任意一家KFC门店,用手机播放指定情歌,制造约会机会。
这个为期短短一天的活动成为豆瓣去年第一个最大规模的同城活动,共计有4978人参与。豆友们对这活动纷纷表示了好感。而参加派对的豆友们将活动照片传回小站活动相册,又形成了二次传播。
营销策略分析2、新浪微博:主打线上有奖活动;微公关不及格
截止2012年5月16日,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达3.24亿,黏性极高。这些自媒体ID们平均每天发布超过1亿条微博,人均在线时长达60分钟。
新浪的用户个性两极化,一极是粉丝动辄以百万计的挂V的娱乐、商业、公知明星们,一极是以学生为主的草根群体。之前有调查报告表明,微博用户中的学生比例高达49.5%。
在这个自媒体平台上,肯德基营销策略分析主要是发布线上有奖活动,与线下的结合比较少:
营销策略分析1、布局ID群
肯德基在微博的账号布局上下足功夫。官方注册的ID有:肯德基,肯德基三人篮球赛,肯德基对话90后、KFC三早等。其中“肯德基”账号截止7月6号,已经拥有18万的粉丝。几个账号覆盖的目标用户有所差异,微博内容也不大相同:
①肯德基大号——主要发布企业最新的产品、活动动态;
②肯德基三人篮球赛——作为肯德基历年举行的一次活动,多发布体育资讯;
③肯德基对话90后——是用公益信息在年轻人群体中梳理口碑;
④KFC三早——主打肯德基的早餐理念,提醒大家早餐的重要性和应该吃些什么。
营销策略分析2、微公关
严格地说,肯德基在微博上的微公关不及格。这似乎是因为太过把整体营销策略分析方案外包给奥美,肯德基中国自己没有一个团队来灵活应对SNS上的即时信息。这家跨国公司,在社交网站上的本土与亲民远远没有实体门店灵活。肯德基大号只用于发布活动动态,但对用户在微博上的负反馈却反应冷漠,看不到它在微博上处理公共危机的实证。在一则名为#KFC“餐”议院高见#的活动微博下,有用户恶评说:
当事人告诉虎嗅,自己没有获得肯德基的任何回应。
肯德基的“微博冷漠症”,前科可以追溯到2010年的“秒杀门”。2010年4月,肯德基中国公司推出三轮秒杀活动,64元的外带全家桶只要32元,但当消费者拿着大量优惠券前往门店时,却被肯德基单方面宣布无效。而当天微博上对这次事件口诛笔伐的同时,肯德基的微博上丝毫没有提及此事(如下图),虽然同期也在发微博,但内容与它同期遭遇的公关危机严重脱节。
营销策略分析相比之下,竞争对手麦当劳则出色得多: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麦当劳的“过期食品”事件后,麦当劳一个小时后就在新浪微博上做出了官方回应:
在@新浪财经等众多媒体的带动下,@麦当劳官方微博这条信息获得了8400多次的转发量,直接一次转发覆盖的人数超过1000万。获得了在社交媒体时代的最大程度的信息传递速度和效率。也就是说,向1000万人传递了麦当劳对问题的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