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名单,企业管理的“中国模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如果我们把“中国模式”项下的企业管理经验称之为中国式企管,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式企管的“管理”到底应当如何界定。尽管有关管理的定义数以百计,假如没有“中国好声音”,是与中国经济在总体规模上跃居世界前列的趋势不相称的。笔者这里姑且为中国式企管的“管理”提供一个定义样本,供各路高手针砭。
需要声明的是,中国式企管与一度被热炒的“中国式管理艺术”有所不同。如果说后者重在强调以中国管理哲学为指导,那么中国式企管更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中国式企管所谓的管理是指:经理人得到授权之后,对包括授权者在内的相关利益主体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运作,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团队活动中,力争实现所在实体的利益最大化,管理艺术者个人也得到相应回报的职务行为。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上述对管理的界定则是以人为本的,力图体现如下的一些特征:
一、中国式企管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两权分立的基础上以企业家为主导的。简单说来,管理艺术是一种职务行为,这种职务行为是所有者等相关主体授权的结果,可以充分调动管理艺术者的潜能,但也可能使“东家”架空,使管理艺术权异化。在国企那里是经营权的下放,在民企那里则是职业经理人作用的发挥。经理人顺利履行管理艺术职务,既需要获得相应的授权,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相当的胆识。当然,经理人的职务行为不仅不是无偿的,而且有得到更多回报的渴求。
二、中国式企管是在利益意识的多元化以及创富冲动下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发展,伴随着人们利益意识的迅速觉醒,利益驱动展示了极大的魅力,无论是做大做强还是做强做大,管理艺术者将生存与规模当做同一回事,使得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借助于实际控制、企业边界和体制壁垒的纵横捭阖,财富盛宴中的内部操作容易导致利益分配的失衡。
三、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努力用人类共同的管理艺术智慧解决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中国式企管尽管体现了中国特色,但是在管理艺术的自然属性上并没有中外之分。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都需要解决组织、生产和销售等共同面临的课题。在上述定义中,“对……资源进行运作”是组织:“为社会创造价值”是生产:“实现”是销售。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制度相对更为成熟,中国企业不乏将其成功的经验直接“拿来”为己所用的兴趣。只不过其中一方面有实用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创新的含义。
四、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尽管中国式企管与“中国式管理艺术”有所不同,但毕竟与中国国情有割不断的脐带。管理艺术者的职务行为尽管可以在授权中可以通过“契约”之类的形式加以约定,授权者毕竟要赋予其一定的随机处置权,其中用人疑人、人情制度等古老课题还会以新的面目表现出来。作为一种职务行为,管理艺术有可能受到官本位惯性的影响,使得包括被“拿来”的现代管理艺术方式变味,使得拨乱反正成为长期的任务,公司治理更为重要。
五、常常接受家国情怀的叩问。当社会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管理艺术者难免会被视为精英人物,尤其是成功的企业家,社会常常会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要求他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最近在央视《对话》节目里有关“在商言商”的言论引起热议,甚至被与犬儒主义扯在了一起。在上述关于管理艺术的定义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的内涵,有助于在追求利益实现最大化时与那些“不顾自己的商业行为是否正当,把赚钱放在首位的”的不正当管理艺术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