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日前作为全球唯一受邀的企业家登上了世界最顶级的学术峰会——美国管理学会第73届年会的演讲台。“人单合一”管理学模式,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并成为大会热议的主要管理学话题之一。
此前不久,“人单合一”管理学模式作为教学与研究案例,被哈佛、沃顿和西班牙IESE商学院与瑞士洛桑IMD商学院等国际顶级商学院不约而同收进各自的管理学教科书之中。
“人单合一”管理学新结构
从启动到探索,海尔“人单合一”管理学模式已经演进了8年时间,如今基本成型。按照张瑞敏的解释,“人”是指员工,“单”是指用户,“人单合一”管理学模式就是员工给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即双赢。目前,海尔8万多名员工自我组织成为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最大的自主经营体数百人,最小的只有7个人。自主经营体分为三级:直接按“单”定制、生产、营销的一级经营体,为一级管理学模式经营体提供资源和专业服务的平台经营体,以及主要负责创造机会和创新机制的战略经营体。
不同层级自主经营体通过契约合同关系实现相互承诺和资源协同以及利益捆绑。除战略经营体体长即原来的高层经理人保持相对稳定外,其他两级经营体长采用竞聘方式产生,拥有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但无固定任期,2/3以上的经营体成员可以联名淘汰不合格的经营体长。自主经营体是一种自主运行、自负盈亏的弹性组织,员工以“抢单”的方式进入,按单而聚,单毕而散。同时,自主经营体之间可以相互兼并,排在后10位的自主经营体实行自我淘汰。
结构变化引发角色转变管理学概念
“人单合一”管理学模式对传统的企业组织形态构成彻底颠覆。科层制是自泰勒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的工业企业组织管理方式,虽然以通用汽车和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改革旗手通过砍削中层而将原有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压缩成扁平式,但层级化与官僚化的管理本质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观察由自主经营体构成的海尔组织脉络,“金字塔”式的结构影像荡然无存,扁平化的色彩也非全然,而是一种全新的倒三角型网络化平台组织。
在这个组织体系中,传统管理学意义上的“中层”已经消失,原有组织的人事、财务、研发、供应等后台系统在合同契约关系的“倒逼”之下,主动向一级经营体提供资源服务,成为面对用户和黏住用户的一个个节点。企业内部的资源不仅由此得到了高效的优化配置,而且整体组织对于市场的协同反应灵敏度大大增强。
组织的重新解构必然引起经理人与员工角色与身份的转变。科层化结构之中,经理人的角色就是决策、分配和监督,其与员工之间是一种绝对化的纵向隶属关系,但在“人单合一”管理学模式下,一线自主经营体与客户直接对接,据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进行自运转、自创新和自驱动,员工从过去被动服从领导变成主动响应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人最重要的任务已不再是做指示,而是按照经营体中一线员工的需求,帮助整合资源,共同完成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市场目标,其与员工的关系已经不是领导被领导,而是平台上的并联关系。
不仅如此,在“人单合一”管理学模式下,员工不是靠完成上级的指令挣工资,因此,经理人最重要的职责也不再是考核员工的指标和效益,而是为员工成为“自己的CEO”(彼得。德鲁克语)创造机会和提供平台。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权力运行还是信息传递以及组织沟通等方面,海尔“人单合一”模式都呈现出与传统管理学模式企业完全相别甚至相逆的管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