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决定转向新的发展目标和模式时,不但有转型期战略选择的风险,同时也面临与原有的业务、组织形式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冲突,因此转型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程。处理好长期战略与短期战略的利益平衡,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011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国外市场需求减退、管理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了“内忧外患”困境,不得不开始进行转型。然而,在企业决定转向新的发展目标和模式时,不但有转型期战略选择的风险,同时也面临与原有的业务、组织形式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冲突,因此转型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程。企业由于对行业和竞争者的分析不到位,被有限和错误的数据误导,或受到本身文化及管理流程等局限,又或者迫于股东追求阶段利润的压力,导致转型期在战略选择、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时,常常出现一些失误,其中不少甚至是致命的。
1、转型期战略之企业愿景缺失或者不清晰
清晰的企业愿景能帮助企业指引、聚合及激发大部分成员的行动力。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愿景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出现了所谓愿景管理——结合个人价值观与组织目的,通过开发愿景、瞄准愿景、落实愿景的三部曲,来建立团队,促使组织成功及组织力量极大化发挥。愿景管理更加注重强调核心价值、使命、组织层次的宏大远景目标等对企业变革与长期发展的激励作用,更加注重战略的未来导向和长期效果。
构建与贯彻有效的企业愿景是成功的关键。企业转型时期,无愿景的转型期战略选择,将难逃员工间永无休止的争论,不但浪费时间,还会严重打击士气;对愿景未做适应性的调整或者未在组织内充分沟通,员工除非确信转型有可能成功,否则即使对现状不满,也未必肯投入变革中;若加上企业主管因不想处理棘手的人和事,前后言行不一,对企业转型时期的变革计划杀伤力更大。
2、转型期战略之好高骛远、高估自身优势
转型期战略制定过程所要决定的主要问题有:企业进入何种新产业?放弃何种产业?如何配置资源?是否扩大市场范围?是否进行合并或建立合资公司?如何防止被敌意接管?没有任何企业拥有无限的资源,战略制定者必须确定在可选择的战略中,哪一种能够使公司获得最大收益。战略决策将使公司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特定的产品、市场、资源和技术相联系。
转型期企业,往往在原有的领域中取得过一定成绩,在自审时经常出现内视偏差,喜欢以自认为的强项为基础来形成战略,而忽视了一点——真正符合转型期战略目标的优势应基于企业能比竞争对手做得好的地方,在于公司哪里与众不同,是否选择了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许多经理人在企业转型之初,并没有建立起充分的危机意识,不仅“高估了自己推动组织变革的力量”,同时又“低估驱使员工离开舒适安逸环境的困难度”,导致日益恶化的“体质”与员工焦虑感交杂,强化了变革行动的排斥感。
3、转型期战略之错配短期战术与长期战略
处理好长期战略与短期战略的利益平衡,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迫于股东追求阶段利润或者企业最高经理人急功近利,往往会导致企业的转型期战略短视,过于关注短期的得失。短期的战略称为阶段内的经营目标更为合适,但短期的经营目标必须迎合长期的战略目标,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这样,企业不论是换届、换人,都能保证目标的延续性。例如很多家电生产企业,战略上希望转型,从生产加工型企业,转变为技术研发型,能成为行业最新技术的领导者,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上均制定了相应的长期战略。然而,为赢得短期内市场占有率的最大化,追求相对的优势,它们又不惜采取价格战的方式,无法顾及研发、产品质量等与长期战略休戚相关的环节,导致企业短期战术与长期战略不匹配。
4、转型期战略之错误定义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不是单一技术或工艺装备,而是由多项构成的,它包括技术性核心能力、组织策略性核心能力、思想指导性核心能力等,是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企业某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核心能力不限于一时一事的成功,而是基于较长时间面对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从战略角度认识企业核心能力,可以促进企业科学全面建设可持续发展体系和体制。
企业进行转型时,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如果不能逐一厘清自身的核心能力,就会将企业的转型期战略方向引向歧途,甚至很可能会将长期经营下来形成的核心能力推翻,转而重新去定义。例如业务范围限于核心城市的快递企业,生存下来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业务开展时间长,在一些客户中拥有安全、迅速的口碑,如果企业没能看到自身核心能力,迫于竞争压力转型为提供物流型企业,开始建设仓库、收购长途货运企业,那将极具风险。类似地,当公司业务范围仅包括全国范围或者邻近国家时,从全球角度来定义核心能力也很危险。
5、转型期战略之战略执行驱动力不足
强有力的执行力能保证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把企业转型期战略和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转型期企业如果缺少有力的变革领导团队,战略实施与控制缺乏力度,就会导致战略规划形同虚设。凭某一单个或几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对抗传统制度与惯性。遇事犹豫不决的领导团队,也无法有力推动转型期企业的变革。
6、转型期战略之为转而转,没有战略
很多经理人认为他们制定了战略,而事实上并没有,至少没有一个严格的、满足经济意义和基础定义的战略。由于政策的漏洞和法律的不健全,一些投机者搞机会主义,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养成急功近利、无视规则的不良习惯,他们认为成功靠的是投机和运气,而不能站在战略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发展。这是我国近年来不断出现流星类企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