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市场营销培训 / 市场营销培训:中国式产品营销模式的“新常态”变化

市场营销培训:中国式产品营销模式的“新常态”变化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市场营销培训

客观的讲,中国企业的“双低”(价格到底,品质到底线)在过去是常态,是符合中国当时总体消费能力的正常状态。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如果中国产品营销模式还继续保持过去的状态,那中国产品营销模式就真的落后了。

  我与刘春雄老师在《中国式营销》中,曾经用专门的章节对中国式产品营销模式加以辩护。我们在书中指出,一方面,尽管用的是西方产品营销模式理论和跨国公司经验,但中国企业走的是自己的路。学习西方理论,模仿跨国公司,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企业成功的根本。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产品营销模式,是从小到大的产品营销模式,从弱到强的产品营销模式,承载的是一个过程,这与跨国公司的成熟产品营销模式和强者产品营销模式本身就有本质的区别。

  迄今为止,还有这样一种思潮:全部否定中国企业的产品营销模式,认为今天的问题皆源于中国企业“不成熟、不规范的产品营销模式”—我至今仍然不可想象,在一个不成熟、不规模的市场上,一群不成熟的企业如何才能弄出成熟、规范的产品营销模式。我也不知道柳传志、王石、马云是否会嘲笑在他们之前倒下中国知名企业家,但我知道,如果把他们也放到那个时期,他们也会倒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压缩式进程,中国企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前赴后继的过程。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剩下的不到一万人,但倒下的人帮助后来的人,找到了一条不再继续倒下的路。所以,经历了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知名不知名民营企业大批分阶段破产,大致在1998年之后,中国企业才最终走上一条不再大规模倒下的路—即使经营不善也大多以并购、重组的方式完成。

  产品营销模式最基本的竞争法则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那些曾经倍受敬畏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抱着那套“先进”的产品营销模式方法企图“教育中国消费者”,而不是适应中国消费者。中国企业曾经被视为“落后”的产品营销模式方法,恰恰是适应市场的结果。世界知名咨询公司在中国普遍折戟沉沙,原因不在于它们不够先进,而是在于它们太过先进。叶茂中们虽然没有最终成就那些在他们忽悠下抢“标王”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在强势媒体上的疯狂,最终帮助中国制造抢到共同的传播阵地,倒下的企业帮助后来者预留了市场。以家电市场为例,惨烈的竞争进行到最后,大家突然发现,一流的跨国公司基本不见了,留下的都是二流水平的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起步于中国市场的短缺时代。其基本情形是一穷二白的老百姓想买商品还得托人走门子—居然荷包瘪瘪还买东西无门。这种情形下,一旦收入增长,带来的自然是饥渴式消费。也许年轻人对此难以有足够的想象力,那么,就看看房地产吧—劝都劝不住,宁可为银行打工,也要抢购明显价格增长过快、过高的房子。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