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宏观经济结构决定宏观经济功能阐述

战略管理培训:宏观经济结构决定宏观经济功能阐述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宏观经济结构关系不是暂时的、简单的、单线条的关系,而是多重关系相互“缠绕”而组成的复合性经济联系纽带。

  宏观经济系统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譬如,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系统的整体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紧密衔接、依次过渡的社会再生产循环运行,在循环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系统由低级向高级的上升、发展,决定了系统对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竞争、宏观经济和社会局势、生态环境等)所具有的一定适应能力和影响作用等。承担经济系统的生产、流通功能和部分分配、消费功能的实体组织是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各类产业系统,产业系统的彼此耦合形成一定的产业体系,产业体系的结构即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导性构成部分。

  宏观经济系统的运行、增长、发展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功能又反作用于经济系统的结构,促使结构发生改变。经济系统的功能发挥正常,则能促进系统的结构适应功能发挥的方向和要求逐步趋于健全;反之,经济系统的功能受外部条件的限制不能正常发挥,如因自然资源枯竭而不能过多地发展资源型产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或出现社会革命、遭受战乱等,则能促使系统的结构发生改变甚至解体,形成新的结构。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更好的经济功能,即按照符合经济主体利益要求的功能目标,来改变经济系统的某些结构关系甚至整体结构特征。

  发展成果一方面用于外部,另一方面则反馈到内部结构上,促进结构的量变和质变。当前结构调整的实质:将发展功能和发展成果反馈到所需要的结构部位上。

  宏观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本质上不同于无生命的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结构,而是一种有组织、有生命、有复杂的反馈联系网的社会关系体系,具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重要功能。经济系统在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信息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内部新的经济主体和新的微观系统、子系统的不断产生,不断建立和发展与其他经济主体、经济实体、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一方面通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循环式演进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新的结构关系和关系的承担主体不断萌芽、生长、发展,推动系统内部各级各类子系统之间的功能耦合网不断扩大,结构关系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成长和发展,系统的功能性质由此实现重大的进步性变化,系统由一种“内稳态”进到更高一级的“内稳态”,并为进一步的、更高水平的增长奠定了新的基础,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

  当前调整和转变宏观经济结构,一方面要根据消费需求、发展需要和结构合理化的需要,注重建立有优势、有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实体、经济组织,如新型的企业、机构、产业、部门、产业聚集区等,优先和强化建设所急需的实体、机构、行业、地区,使结构载体达到相对齐全;另一方面必须促进宏观经济实体、宏观经济组织之间形成日益发达的结构关系,注重促进那些开创性、试验性、不稳定性的宏观经济关系在其承担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中和系统内外其它关系的作用、制约下,趋于健全、稳定、发达。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