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不正当管理与不当管理之间的区别联系

企业培训师观点:不正当管理与不当管理之间的区别联系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要想回答好不正当管理与不当管理哪一个更可恶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不正当管理与不当管理。其实,“不正当”与“不当”都是以管理的名义进行的,就其危害而言,颇像“窃国”与“窃钩”的关系。

  尽管这种比喻不够恰当,从不正当管理与不当管理的区别联系中,主要想用来说明,它们哪一个更可恶完全看我们站在什么层次上进行判断。不正当管理在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以成败论英雄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特帕剖析不当管理的借鉴意义

  根据特帕(Tepper)2000年提出的观点,不当管理是指经理人对其直接下级持续表现出语言性或非语言性的敌意行为。一类如嘲笑下级,说下级能力不足;在别人面前贬低下级,对下级翻旧账等。另一类如对下级不理不睬,即使下级完成了非常费力的工作也不给予赞扬;违背了对下级的承诺,对下级撒谎等。在职场中碰到这样的经理人,当然是一种不幸。不过比个人的不幸更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同样值得关注。

  毫无疑问,管理行为是可分的,并非“管理管理,只要由我管,我就有理”。领导者及其领导行为既有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一面,也可能存在消极的、破坏性的一面。随着有关领导者和领导行为的负面报道不断增多,组织中的负向领导行为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也日益增多,特帕等对不当管理相关研究就是这类研究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官本位潜意识严重的文化背景中,素有“名正言顺”之说,只要经理人的职位是经过体制认可的,其管理行为就不容怀疑,类似的问题如果不是国外权威人士提出,根本不会被管理界、理论界当回事。不当管理的提出无疑打破了这种神话。既然如此,比这更严重的不正当管理的存在理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正当管理是以社会民族公众的利益为标准来衡量,它要求经理人在实施管理,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时至少要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遵守既定的管理规则和程序,从而产生正当经营效益的管理行为。而不正当管理则是对上述精神的违背,显然要比对员工的冷嘲热讽之类的不当管理更为恶劣。特帕所揭示的管理行为中存在消极、破坏性的一面的存在告诉我们,管理并非天然正当的。

  当然,不当管理有前因变量:一种情况是当他们对环境产生了不公正体验,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往往会促使他们在管理中选择替代性的攻击目标;另一种是出于对弱势对象的蔑视,“不当经理人更可能将攻击加诸于安全的对象身上”。当类似的倾向指向外部,或者通过外部的经营活动使得相关主体的利益受到侵害时,那就是不正当管理。

  特帕等人的研究表明,不当管理反过来会影响到别人的职务行为,构成管理环境的一部分。不当管理的后因变量告诉我们,领导者的不当管理行为不仅会引发员工的消极心理反应、损及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减少公民行为并促发职场偏差行为,还会通过离职率上升、生产率降低等组织效能指标的变化而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

  反过来说,即便经理人的“替代性攻击”事出有因,是出于对环境的不满,但其不当管理同时构成了员工所面对的管理小环境的恶化。比不当管理更严重的不正当管理与所谓潜规则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尽管经理人往往将实施不正当管理的原因归之于潜规则,实际上他本身就是潜规则的助推者。

  也就是说,无论不正当管理是否给企业带来了直接的伤害,在助长不正之风方面都不足取。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