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山西银监局摸底银行惜贷

山西银监局摸底银行惜贷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杜艳
  本周,在山西银监局的召集下,当地数家中小企业和银行坐到了一起。会议的主题非常明确,了解信贷紧缩之下,小企业信贷受影响的程度,以及银行对小企业信贷的看法。

  从会议透露的信息看,信贷规模紧缩下,抓大放小成为不少银行的选择,很多正在快速成长中的小企业,不是“倒”在市场和经营上,而是“困”在资金上。

  对于银行而言,并不是简单的信贷放松和政策号召就能改变对小企业的“惜贷”心理,它们更需要专项税收优惠、贴息贷款等市场化的激励措施出台。

  银行弃“小”抓“大”

  山西银监局上半年的多次调研发现,受信贷规模控制,今年以来,银行“抓大放小”特征越发明显。

  截至2008年6月末,山西省各项贷款比年初新增405.2亿元,同比少增57.1亿元,信贷规模显著收缩。受规模控制影响,尽管年初银监局即要求小企业信贷增幅不得低于同期贷款增幅,但结果与目标相去甚远。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各项贷款增长7.35%,而小企业贷款增长仅为1.86%。

  小企业成为银行信贷紧缩政策下首当其冲的对象。截至6月末,全省小企业贷款余额468.6亿元,比年初增加8.58亿元,占整个新增贷款的比例不足2%。

  相较而言,中型和大型企业则比小企业享受了更多的金融支持。以当地某股份制银行为例,该行按照中小企业统计口径,贷款规模为2亿元左右,但是单看小企业,贷款规模则暴降为零。

  从全省来看,农信社成为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主力军,股份制银行则收缩明显。全省小企业授信户数中,由农信社授信的户数占比高达76.13%。而大型银行,除了工行、建行、农行、华夏、兴业小企业贷款略有增长外,其余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全部负增长。

  少量得到贷款的小企业,也多集中于商贸领域,而其他行业尤其是第一产业则几近为零。一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是由于商贸类企业多为供货商短期周转资金贷款,并且可以提供仓单质押或者抵押物。”

  更多得不到信贷支持的小企业、甚至中型企业不得不转道民间融资。当地的监测发现,今年的民间借贷利率水涨船高。民间借贷月息少则2分,多则5-6分,以此计算,年化贷款利率最少为24%。

  银行为何惜贷

  座谈会上,商业银行反映,小企业信贷收缩与信贷规模控制有关,也与当地小企业信贷风险高企、银行提升审贷标准和上调审批权限有关。

  山西银监局的调查发现,山西省为能源重化工基地,产业结构单一,煤焦铁集约化特征明显,这类小企业在山西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明确指出,该类行业属于小企业禁入或退出领域,从而造成银行全线慎贷。

  另外,受此产业整体调整影响,山西省小企业当良贷款率高企。山西省银监局数据显示,当地小企业贷款不良率大大高于平均不良水平,约为平均贷款不良率的4倍。

  而银行出于风险控制需求,也大幅度提升贷款标准。

  以某大型国有银行为例。该国有银行总行综合分析当地经济发展、不良贷款等情况,将山西省分行内部评级为第4类银行,根据总行政策,这类银行发放的小企业贷款必须要有抵押或者质押,并且必须有AA+级以上的企业对其贷款进行担保。

  另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列出的《中小企业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中规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的小企业,才能申请银行贷款:(1)信用等级连续两年被评为AAA级,并且法定代表人无不良行为、关联企业无不良记录的客户;(2)货款归行率不低于该行信用占比;(3)连续三年盈利且平均利润在200万元(含)以上,年上缴税金100万元以上,不拖欠税款(减免税客户要附有关证明材料);(4)现金净流量和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均大于零,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下;(5)商贸类客户原则上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在15%以上。

  该行2005年被评为AAA级的中小企业总共只有23户,仅这一条件,就将大部分的小企业排除在贷款大门之外。

  山西省银监局人士告诉记者,大部分银行给出的贷款条件都要求必须有担保,有的甚至要两家AA级企业做二次担保,但小企业很难找到担保机构,两家企业做担保更是几乎不可能。

  除了审贷标准提升之外,审批权上收也限制了很多地市级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当地商业银行反映,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将国家调控行业的项目贷款审批权全部收到了总行,流动资金贷款(包括存量贷款周转)审批权收到了省分行一级,二级分行、县支行已没有审批权,“受此影响,很多县支行今年的贷款出现零增长”。

  银行渴求配套政策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实现信贷的结构调整,成为企业和监管层着力排解的难题。

  举措之一是,力促财政注资担保机构,发挥财政杠杆的撬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山西省10个地市企业共拿出约11.3亿元财政资金,注资当地的政策性担保机构。

  但商业银行人士指出,当地金融担保公司少有银行信赖,能实现可持续运行的凤毛麟角,从而大大削弱了财政资金的扶持效力。

  另外,央行也于8月初抛出新政,给予全国性商业银行多增5%的信贷规模、地方性机构多增10%的信贷规模,用于支持三农和小企业。

  但商业银行人士对此政策拍手称快之余,也心有疑虑。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小企业就像小舢板,在宏观经济下滑的情况下,风险骤然提升,银行从商业运营角度当然该收缩高风险贷款,所以即使政策放松,银行也不会贸然突进。

  该银行人士认为,更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在增加专项贷款规模的同时,配套出台针对小企业贷款的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政策,以市场化的手段敦促商业银行对小企业信贷有所作为。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