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见习记者王月金
在国际金融乱局中,人民币是应成为国际货币还是区域性货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大多认为,目前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条件还不成熟,但成为区域性货币还是比较现实的。人民币应首先成为区域性货币,然后再成为国际货币。
第一步成为区域性货币
“中国国内现在问题也不少,有许多人主张人民币走出去,去美国抄底,成为国际货币,我不太赞同这种观点。我们要在先处理好国内问题的基础上,借这次金融危机之机,使得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我想这是比较现实的,也是中国的经济能够承受的。”社科院财政与经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温桂芳对本报记者说。
健全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必备条件。就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离建成高度开放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尚有很大距离。
有分析认为,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会成为强势的区域货币。目前中国和周边国家加强了经济合作往来,中国周边一些国家也乐意持有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不仅如此,东亚金融合作也在逐步加强,除了清迈协议的多边化发展之外,东亚各国正在考虑区域担保机制的建立。
温桂芳认为,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契机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美元的霸主地位松动,各国都在寻找新出路,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区域性货币是现实的,成为国际性货币有点脱离现实。”丁志杰说:“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还面临着技术性难题,人民币监管机制、汇率机制的改革等都需要探索,因此急于国际化也不利于人民币的稳定发展。”
此外,美国一直掌控着世界经济和金融大权,对美元的任何实质性挑战都要遭到打压,即使是其盟友日本和欧盟也不例外。
第二步成为国际货币
未来国际货币少了人民币是不行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未来这个作用会越来越突出,世界需要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国际货币的发行体首先必须是巨大的经济体,具有巨大的贸易量;其次是有开放和发达的金融市场,资本项目开放,货币可自由兑换;再次是政局安定、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国际信心度强。
“人民币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能力维持人民币的稳定,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比重的加大,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路很远,但随着市场改革机制步伐加快,成为国际货币也是有可能的。”丁志杰说。
有分析认为,扩展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加快人民币可兑换的进程、给人民币持有者创造投资渠道等措施均有利于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一,而目前中国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改革。
专家认为,人民币其实正在朝完全可兑换的方向稳步迈进,5年内人民币可望实现自由兑换成为强劲的区域性货币,20年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之一。届时,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