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误解可能会来自很多方面,但大部分情况下产生误解的主要原因还是经理人并没有真正被自己的下级所了解和认识。
某公司市场部刘经理结算了上个月部门的招待费,发现有一千多块的结余,按照以往不成文的惯例,他要用这笔钱请部里的员工去外面吃一顿饭或者是搞搞其他的活动,于是他走到休息室叫小张去通知其他人晚上吃饭的事。然而,快到休息室时刘经理却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对话的双方是自己的部下小张和销售部员工小王。
“哎,刘经理对你们不错啊,他经常组织你们吃饭、搞活动。”小王略带羡慕的对小张说。
“算了吧”小张不屑的说到,“他也就这么点本事来笼络人心,遇到我们真正需要帮助的事情,他没一件办成的。上次公司办培训的事知道吧,我们部里的人很多都想参加,一来可以有几天休息调整的机会,二来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我们也总得充充电吧。别的部门都报了不少名额,可我们连一个都没报上去,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门外的刘经理听到部下如此评论自己,不免有些委屈了,其实培训的事情刘经理根据下级的需求早就反应到了人力资源部门,可一直以来老板认为市场部人员不稳定,并不愿意给所有员工都投入成本去培训,刘经理只好想别的办法来安慰部下。
如同这个案例故事中的刘经理一样,很多时候由于所处角度的不同,经理人与下级之间往往很容易产生一些误解,如果没有充分的沟通,久而久之这些小误会就很可能会导致下级对领导上司产生不信任,对团队心生抱怨,那么经理人在面对下级的误解时应该如何化解呢?本期圆桌讨论邀请到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玮、北京时代创捷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杨立、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公司董事长刘力和中铁快运集团副总经理冯石琪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误解产生的原因
主持人:不知道几位嘉宾有没有被下级误解的时候?在几位看来,下级对上司产生误解通常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
张玮:我做企业人力资源30多年,对这个现象可谓是深有感触,一个经理人尤其是直接和人打交道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经理人,这种误解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只能谨慎而巧妙地去处理。
我觉得下级的误解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能是自身的经济利益受到侵害、工作能力不被上司认同以及经理人管理方式不当等几种情况。从经理人角度分析,在公司工作责任越重的人遭受误解的概率也会越大,这种情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也是经常会出现的。因为,职务越高的人所掌握的信息量就越大,准确度也越高,而下级则相反。在信息量不对称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下级分析信息不准确,从而产生误解的情况。所以,我认为当误解产生时经理人不要去埋怨下级,而是先要做自我检讨,看自己是否及时把信息合理的反馈给员工,之后再进行必要的沟通。
刘力: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误解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是绝对的,而理解是相对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夫妻、父子、亲人间也存在一些误解,所以企业中上下级关系,同级同事之间存在误解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无法避免。
我认为误解主要来源是管理过程中上司的工作与下级个人发展形成的冲突,而下级与经理人所处的角度不一样,形成的看法也就不一致,而经理人与下级间的沟通不畅、下级信息衰减和个人气质的差异都导致了误解的产生。比如某员工本来就对上司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感到不解,而此间这位员工又了解到其它同事对上司的这种做法也有不满行为,这个时候往往就会产生误解。另外下级的性格气质也是导致误解产生的原因之一,比如下级脾气暴躁,对一些流言偏听偏信等。
冯石琪:误解可能会来自很多方面,但大部分情况下产生误解的主要原因还是经理人并没有真正被自己的下级所了解和认识,因此在面对一些很难协调的问题时(比如当经理人维护公司利益但却与员工利益发生矛盾时),那些被部下了解甚少的经理人往往就会陷入下级的误解之中。但我觉得误解是可以避免的,经理人完全可以通过更多的工作之外的接触了解(比如与下级聊天、吃饭、一起娱乐等方式),让他们全面的认识你,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减少或避免误解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