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杭州机床集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平面磨床专业制造厂,所生产的数控龙门式平面磨床,数控双端面磨床等产品处于当今引领先进技术地位。先进的生产工艺需要先进的员工来创造。随着科技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迫切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在近几年中不断加大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力度,使员工能适应现代科技和技术进步的需要,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计划,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抓好以中高级工商管理教育为重点的高层次人才培训
为了培养具有前瞻目光与先进管理理念的高级经理人,全面提升中高级管理员人员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管理素质,同时为中高级管理人员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利于形成互补多赢的人脉关系,近年来,我们以培养职业经理为重点,分别选送了10位中高级管理人员赴清华、人大、浙大等院校进行高级职业经理、工商管理的培训。为了提升中高级管理人员现代管理技巧和综合素质,我们还分别对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主要有:网络知识、办公管理、财务总监、财务内审、人力资源管理、纳税筹划等培训,合计培训233人次。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使中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经营者管理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根据培训反馈和评估,被培训者认为培训和不培训大不一样,尤其是工作思路和思考问题帮助很大。
2、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企业要成功,就要靠知识、靠人才,尤其靠专业技术人员的才智发挥。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学习新知识。这事关企业人才梯队的建设,更关系到企业的成长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此,我们与杭州市中心协商,由该中心量体裁衣,度身定制,根据我们企业所提出的课题,专门为我们举办专题培训。一年来,共有49人次参加此类培训,培训的项目涉及信息、计算机、标准化等专业。
3、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抓好生产技术工人的职业资格培训和“双证”教育
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活动,为公司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并将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技术工人的素质不断提升,一专多能,一岗多技的复合型技术工人越来越多,企业技术进步更显突出。目前,在公司1683名员工中,技术工人已达到45.87%。我们还选送技术工人参加了技师资格的培训,使我公司技师人员达到5人,占技术工人的0.65%。培训高级工49人,其比例由原来的6.68%上升到13.21%。有44人参加了“双证”制文化教育。通过培训,使公司技术工人队伍的素质有了一定的提升,涌现出了市职业技术带头人、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职业技能带头人、市职工经济创新能手等等。公司对这些技术尖子实行重奖,更促进了其他技术工人学习文化、学习技术的热情,主动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的队伍中去。
4、抓好一般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
企业的高速发展,需要高层领导的英明决策,也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管理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一年来,我们安排管理人员参加了财务内审、劳动人事、计算机管理、国际物流、社会保险、消防安全、卫生知识、办税员、统计知识、档案管理等专业培训,计233人次,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促进了企业的进一上发展,为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带来了可靠的基本保障。
5、抓好大中专毕业生的实习培训
公司每年都会招聘和吸收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和职较生加盟,为企业培育和储备后续人才和技术工人。我们对新进的大中专毕业生根据不同专业编制了不同的实习计划表,实习内容包括各类机床的岗位必备知识和工作技能,为每位实习生确定了部门和实习指导老师;根据实习计划编制了实习流程表;每月定期走访、考核。特别是子公司实习基地的领导,对实习生的培训很重视,下了较大的功夫,他们为每位实习生设定了实习目标,为他们的岗位成才打好基础。
6、严格考核与晋升、淘汰相结合
任何一项制度,离开了考核便形同虚设。而考核结果不与加薪、晋升、持证上岗、末位淘汰相结合,考核便失去了真正意义。我们在培训考核工作中具体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全员持证上岗。国家规定持证上岗的岗位,必须取得国家有关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对于培训没能取得上岗证者,实行黄牌警告,留岗察看,等待第二次轮训。留岗察看期间只发基本工资,如第二次轮训仍不合格,坚持予以淘汰。
(2)建立员工培训卡。对所有培训项目的考核结果均记录在案,输入计算机,年终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盘点。对于求知欲强,参加培训踊跃,对提升自身素质有强烈意愿的优秀员工,予以大力表彰,并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在晋级、加薪以及选送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中给予优先考虑;对于参加培训持消级态度,培训考核屡次不合格的员工,则在内部通报及向本人发出黄牌警告,并取消第二年度调薪资格。
(3)培训考核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内训以书面考核为主,属于专业技术培训的,要同时辅以现场操作考核,委外培训则以能否将所学内容再培训他人为衡量标准,这样不仅使被派员工有学习的压力,同时又锻炼提升了员工的演讲能力,而企业仅支付了一个人的学费,却培训了众多人,可谓一举多得。
员工培训,需要企业关心、引导支持和制度化推进。尤其是要通过具有针对性,结合职业生涯发展和适应岗位要求的培训,激励员工不断进取。如此,企业的培训才能真正促进员工与企业同成长、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