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人才测评技术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应用

人才测评技术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应用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人才测评技术是应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多学科领域。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评价愈来愈趋向科学化、标准化。高校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法已不再适应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要求。因此,建立与社会常用的人才测评技术与选拔方式相对接的大学生素质测评体系就成为务须解决的课题。

  (一)人才测评技术的定义

  人才测评技术是建立在教育测量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方法体系。它是指测评者采用科学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的表征信息,根据岗位需求及企业组织特性,运用履历判断、答卷考试、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模拟、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业绩考核等多种手段,对被测评者的知识水平、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素质进行综合测评的一种过程。

  (二)人才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

  1.素质测评中主要运用以下几个原理

  ①一个人的每一个行为(先天性的条件反射行为除外)表现,都是其相应的心理素质在环境中的特定表征伙;

  ②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系统,每一个体不尽相同

  它可以综合不同环境下的刺激,使个体对这些不同的刺激作出一致的反应行为;

  ③素质是隐蔽在个体身上的客观存在,具有内在抽象性

  这种特性可以通过对被测评输入各种不同的信息而反映出来,进而依据测评标准做出判断。原理①为素质测评提供了可能性,原理②为素质测评提供了现实性或充分性,原理③为素质测评提供了可操作性。

  2.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

  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是一种黑箱模式,当我们想测评某一素质是否存在,具备多少时,不是直接测评素质本身,而是以一定形式给被测评者输入各种不同的信息,并依据测标准作出判断,例如,当各种刺激情境以自然的实际情形出现时,测评是适用观察评定形式。

  (三)现代人才素质测评技术的特征

  1.测评技术的多元化

  由于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注重测评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需要多种测评技术配合使用,对于某些重要的测评要素,为了保证测评结论的准确性,也需要采取多种测评技术获得多方面的测试资料。

  2.测评情境的自然性

  现代人才测评技术不仅进行知识、智力的测试,更重视综合素质的测评。仿真测验要求所设置的情境与实际工作情境相似,具有较强的自然性。

  3.测评结果的整合性

  测量是单方面收集信息的过程,而评价是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具有整合的性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注重测评结果的整体判断,一切信息的采集工作都是围绕最终的整体判断展开的。多方参评和多角度观测,都是为科学准确的整体评判提供全面客观的评价信息。

  (四)人才测评技术的主要方法

  1.纸笔测试

  在人才测评技术中,标准化的纸笔测试应用最为广泛。标准化的纸笔测试一般有事前确定好的测试题目和答卷,以及详细的答题说明。测试题目往往以客观题居多。纸笔测试可以限定时间,也可以不限定时间,被试者只需按照测试的指示语回答问题即可。一个标准的纸笔测试系统还包括客观的计分系统、解释系统、良好的常模以及值得信服的信度、效度和项目分析数据等。在知识测试中一般主要采用纸笔测试,大多数的智力测试、人格测试、成就测试、能力倾向测试等可以采用纸笔测试的形式。

  2.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通过观察人的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依据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定义心理测验有五个要素:行为样组、标准化、难度客观测量、信度、效度。心理测验被广泛应用,比较有影响的心理测验有比奈—西蒙智力测验(TAT)、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卡特尔16因素测验、皮亚杰故事测验、科尔伯格两难事故测验、雷斯特测验等。心理测验是对胜任职务所需要的个性特点能够最好的描述并测量的工具,被广泛用于人事测评工作中。

  3.评价中心

  评价中心是以测评管理素质为中心的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评价中心是一种程序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办法。它针对特定的目标与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技术评价被试者的各种能力,是近几十年来西方企业中流行的一种选拔和评估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一种人力资源测评方法。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有管理游戏、公文处理、角色扮演、有角色小组讨论、无角色小组讨论、演讲、案例分析、事实判断、面谈等形式。

  (五)人才测评技术在大学生素质教学中的应用

  能力素质只有通过测评体系才能表现其相对水平与内在价值。它一般由标准、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标准,就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现的描述与规定。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所谓标记,即相应于不同标度的符号表示。

  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测评技术标准体系是人才测评技术走向成功的起点和关键。人才测评技术体系包括测量和评价两个部分。测量主要注重定量分析,而评价注重定性综合。人才测评技术可以全面反映一个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正确应用大学生素质测评的结果,不能局限于测评结果,要全面的、客观的看待个人的优缺点,在尊重测评的同时,结合其它观察的方法共同对受测者做出多角度的综合评价和鉴定,全面地了解人的能力素质,走出长期以“学历职称即人才”的人才评价误区。

  (六)构建大学生素质测评体系

  1.原则

  系统性原则,指标的设计应能全面反映学生素质的综合情况,从中找出主要方面的指标,既能反映直接效果,又能反映间接效果,以保证综合测评的全面性与可信度;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用定量指标计算,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便于用数学方法处理,与定性指标结合,又可弥补单纯定量指标评价的不足,以防失之偏颇。

  2.框架体系的建立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既要使学生正确继承知识,又要使学生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既要发展学生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要发展学生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把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

  我们可将将素质包含的要素归纳总结为: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实践创新素质,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每一个一级指标下面又都分解为若干二级指标作为支撑。测评指标是素质测评的评价要素,既要反映学生在大学阶段素质发展的特征要求,又要体现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还要考虑实际可操作性。

  3.对构建大学生素质测评体系的各指标的具体论述

  测评指标是素质测评的评价要素,既要反映学生在大学阶段素质发展的特征要求,又要体现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还要考虑实际可操作性。我们现将各个指标分别加以论述。

  (1)思想政治素质

  这一素质最大的难题是能否将之量化和如何量化,首先。根据心理学理论,人的这些内隐变量是可以通过个体行为表现与行为产生的客观影响来进行间接测定的。通过对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分析,可以确定出能表征内隐变量的指标要素,这些指标要素是通过制定一定的标准进行等级评价的。这样,属于内隐变量的个体素质的量化评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有科学依据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