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的体能、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行为特征与倾向等载体中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也具有物质性、可用性、有限性。人力资源的物质性是指,有一定的人口,才有一定的人力;一定的人力资源必然表现为一定的人口数量。人力资源的可用性是指,通过对体能、知识、能力、个性行为特征与倾向(如人格、价值观)的使用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人力资源的有限性是指,人力资源有质和量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只能以一定的规模加以利用。
1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煤田地质单位以事业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创新工作为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按照人力资源培训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有效地开展大规模的人力资源培训,大幅度提升了各类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为煤田地质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但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人力资源培训意义认识不高,培训工作消极应付当前,煤田地质单位不管在思想上,还是实际行动上,对人力资源培训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对培训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清,缺乏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升素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由于受传统观念“人到中年万事休,人过40不学艺”的影响,抱有“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态度人较多,认为培训不培训无所谓,反正都一样干工作;有的则认为培训就要花钱,而且眼前效益不明显,培训不培训一个样,对培训工作持消极应付态度,为了培训而培训。
1.2人力资源培训课程深度不够,培训与实际相脱离从目前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看,普遍存在内容设置重复,信息量不大等问题。培训内容安排主要是来自于上级部门的安排,教材一般采用指定用书,对基层单位的指导借鉴作用不是太大。培训部门设计的培训内容,与单位发展、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培训的内容脱离实际,在培训中还是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单纯的理论灌输,人员想学的内容学不到,不想学的内容却安排的很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
1.3人力资源培训师资经验不多,无法满足培训需要目前,煤田地质单位几乎没有设立培训中心,更没有专职的培训师资队伍。培训师资基本上是聘请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聘请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担任。培训师资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培训要求,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由于培训师资的来源、经验、经历不足,加之部分师资学历水平不高,他们对培训需求分析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同时又不能参与培训管理,造成培训工作既缺乏针对性,又缺乏实用性。
1.4培训方法手段不活,培训质量效果不佳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是学历分布不均,高学历严重缺乏,低学历占较大比例。长期以来,人力资源培训以传统授课辅导方式为主,培训方法不活,各类人员被动地接受培训,无法调动和激发各类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在冬季收队后匆匆忙忙进行人力资源培训,难以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1.5培训激励机制不全,参加培训缺乏动力就目前情况来看,煤田地质单位培训工作普遍存在着激励机制不健全的状况,既没有培训考评机制,也没有培训约束机制,还没有培训激励机制,更没有培训竞争机制。培训工作与干部任用、职称聘任、岗位调整、资格晋升、工资晋级、年度考核等结合不紧,造成人力资源培训既没有外部压力,又没有内在动力,培训工作缺乏吸引力,参加培训缺乏原动力,各类人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致使少部分人力资源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1.6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工作开展困难目前,煤田地质单位人力资源培训所需的经费,主要是由各个单位自行筹集。各个单位普遍存在着保人员工资、保个人福利、保单位运转、保地质市场的现况,难以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大部分单位没有按照有关规定把培训教育经费纳入单位财务计划,加之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的制度还没有形成,致使人力资源培训工作难以大规模、系统性地开展,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开展地质市场的技术人员由于得不到进修提升,知识老化,观念落后,创新能力不强,适应不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煤田地质单位培训工作解决的对策
基于以上认识,煤田地质单位只有针对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更加卓有成效的开展,才能使人力资源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煤田地质单位培训工作解决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提升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认识,树立全新培训理念观念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煤田地质单位要树立新的培训理念,提升对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培训工作从一般性知识培训转变到整体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上来,把培训工作当作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作是一种投入,是一种出人才、出效益、出生产力的投入,使人力资源补充新的知识,找到新的起点,创造新的方法,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为增强单位持续发展活力和增强市场经济竞争能力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2.2按需设置培训课程,培训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是检验培训效果的唯一标准,也是巩固培训成果的最佳途径。煤田地质单位要贯彻“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方针,紧密结合地质职业的特点,实行按需施教的原则,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升各类人员履行岗位职责要求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保证培训效果。培训课程要以地质工作为主,根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不同类型培训的需要进行设置,逐步形成体现三类人员培训特点的教学体系。在培训方法上,除课堂教学、专题讲座、集中讨论外,还要充实参观学习、社会调研、考察、专题讨论等多种方法。在培训形式上,长期与短期结合,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充分考虑培训的成人教育特点,突出培训对象的主体地位,坚持按需实训、学以致用。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满足培训人员需求只有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培训师资队伍,才能不断满足培训人员的需求。煤田地质单位要实行师资队伍准入制度,逐步建立起一支熟悉地质工作、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适应各类人员培训需要的专职和兼职师资队伍。专职教师要精干优化,参与培训管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改进培训方法,提升培训水平。兼职教师要从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地质专家、教育专家和研究专家中选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力资源多样化的培训需求。
2.4创新培训工作方式,提升培训工作质量培训质量是培训工作的生命。人力资源培训属于继续教育范畴。继续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补充和扩展,而且注重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煤田地质单位要从人力资源投资的角度出发,采取外出进修、带薪深造、与知名院校合作、举办高级研修班等培训方式,既可进行学历培训,也可进行出国培训,还可利用远程教育方式解决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创建一种组织调训、自主择训、竞争参训的格局,从而提升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质量。
2.5建立人力资源培训激励机制,增强培训工作活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通过对人的激励问题的专题研究得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如果施之以激励,可发挥到80%~90%。煤田地质单位要建立培训激励机制,与各类人员的平时考核、资格晋升、岗位聘用、职务任用、工资晋级、工作调整等紧密结合起来,对人力资源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人力资源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保持人力资源在竞争中的强劲优势,使培训对人力资源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从而增强培训工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