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港口时,发现大多数沙丁鱼已经死了,死鱼卖不上价,怎么办呢?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与沙丁鱼放在一起。每当渔民出海捕鱼时,总先准备几条活跃的鲶鱼,一旦把捕获的沙丁鱼放入水槽后,便把鲶鱼也放入水槽,鲶鱼因其活力而四处游动,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因为鲶鱼的追赶而高度紧张,于是便四处逃窜,把整槽鱼搅得上下浮动,也使水面不断波动,从而氧气充足,由此保证了沙丁鱼活蹦乱跳地被运回渔港。这种现象被称为“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作为一种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被引入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并在很多企业中得以成功运用,它对于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比喻为一场复杂的化学反映,那么新引进的“鲶鱼”便是这场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在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上,“鲶鱼效应”是指在组织内部人浮于事、缺乏效率等情况下,在组织内部挖掘或从组织外部引入一些“鲶鱼”,通过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带动和刺激整个组织的其他人员,从而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人人向上的良好竞争氛围。这里的“鲶鱼”特指那些业务骨干,即那些个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着较强的个人感召力的人群,他们在组织中可以拥有一定范围内的权力,但他们经常运用的却是非权力领导力,依靠个人魅力去带动和激励组织中的其他人员。
二、“鲶鱼效应”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如何在企业中使用“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1.1寻找企业内部“鲶鱼”。
在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准确的分析后,在确保企业需要“鲶鱼”式人才时,企业首先应考虑企业原有员工是否有潜在的“鲶鱼”,让员工知道公司关心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再者可以节省公司的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避免出现比拼高价收购人才的现象。从企业内部寻找“鲶鱼”,首先可以通过绩效考核系统将潜在的“鲶鱼”从“沙丁鱼”中分辨出来,其次对潜在“鲶鱼”进行重点培养,然后对重点培养的潜在“鲶鱼”加以信任和尊重。寻找内部“鲶鱼”的过程不仅能找到企业内部“鲶鱼”,而且通过这一过程,会使公司内部员工紧张起来,感受到压力,自然会拼搏进取,由此一来,整个团队就会生机勃勃。考评企业内部“沙丁鱼”是否是潜在的“鲶鱼”应遵循以下标准:第一、要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并有雄心壮志,不满现状的进取精神。在工作中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意识。第二、在顺利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同时,能带动其他员工完成任务,使团队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第三、在工作中敢于并且善于做出决定,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在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
1.2合理引入外部“鲶鱼”。
注重发掘企业内部的“鲶鱼”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的“鲶鱼”。当企业内部缺少活力、员工懒散、缺乏斗志的时候,从外部引入“鲶鱼”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法。外聘职业经理人是引入外部“鲶鱼”的常用手段。从战略的眼光考虑,只要将引进外来职业经理人的风险控制在企业家自身所能控制的范围内,就能发挥最大的“鲶鱼效应”,刺激内部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化,敞开进出通道,使企业人力资源保持新鲜思维及强劲动力。外部引进的“鲶鱼”往往自视很高,又不熟悉企业的环境,容易与企业的内部组织形成冲突,所以企业对于外部引进的“鲶鱼”应该合理对待。第一、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并与其适当的沟通。“鲶鱼”可能在某些方面有其特殊才能,经理人应该给“鲶鱼”创造条件,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积极、主动地发挥才能,意气风发地投入工作,充分施展他们的所学。第二、适当地容忍其缺点。作为经理人,不要对“鲶鱼”有求全责备的心态,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善于引导,学会将他们的缺点所产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点。第三、对“鲶鱼”的建议给予重点考虑。“鲶鱼”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主见,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一旦他们认为是对的,一般都坚持自己的观点。
2.使用“鲶鱼效应”应注意的问题。
2.1准确把握使用“鲶鱼效应”的前提。
虽然“鲶鱼效应”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合理运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它的使用不可以盲目模仿和机械套用,应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灵活使用。使用“鲶鱼效应”的前提是,首先,要认真考察企业是否需要引入“鲶鱼”。发挥“鲶鱼效应”的关键是,要准确地判断企业中的员工是否安分守己,不思进取。
如果企业或部门中有生龙活虎,锐意进取的员工,本身就有一个良好的“鲶鱼效应”,而这时引进“鲶鱼”,就可能发生“能人扎堆”,内部起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酿成“鲶鱼负效应”。其次,再明确了企业确实需要引进“鲶鱼”的时候,要认真考察引进的“鲶鱼”是否是企业真正所需要的,是否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如果重金聘用,引入之后却英雄无用武之地,或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这样就既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企业现有员工的积极性发挥。
2.2准确选择引入“鲶鱼”的时机。
引入“鲶鱼”的时候,一般是团队环境、工作内容、团队性质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变化,比如团队成员很久没有增加、骨干人员的待遇或职位很久没有调整等,并且消极怠工的“休克鱼”已经出现并从数量上已经明显影响到团队目标的实现。在此时,引入“鲶鱼”,会给他们带来危机感,从而产生工作激情。
2.3适度把握“鲶鱼”数量。
引进“鲶鱼”的目的是适度刺激,要从数量上要把握好,否则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引进的“鲶鱼”过多,会让组织内成员产生消极和自卑情绪,认为自己得不到组织的重视,把不良情绪带入工作中,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如果引入的“鲶鱼”过少,又达不到刺激的效果,并不能对“沙丁鱼”造成影响,“沙丁鱼”仍热像往常一样自由安逸,缺乏上进心和工作动力,整个团队的工作业绩得不到提升,因此引进“鲶鱼”的时候在数量上一定要把握好。
三、结语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在行业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应该培养危机意识进行危机管理。当员工工作散漫、竞争意识不强、缺乏进取精神时,合理应用“鲶鱼效应”加强企业内部良性竞争,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使组织变得有活力,提升工作效率;但是企业切不可盲目使用“鲶鱼效应”,导致“鲶鱼”和“鲶鱼”窝里斗,“鲶鱼”挤走“沙丁鱼”的“鲶鱼负效应”发生。因此,在使用“鲶鱼效应”前应充分审视企业员工的工作状况,当企业符合“鲶鱼效应”的应用条件时,适当的引进“鲶鱼”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其管理,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业绩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