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企业领向美好的未来,企业的领导者有可能在企业中从事实际的管理工作,经理人则更注重战略实施、绩效达标、财务表现等等“目标”,是要将美好的愿景化为现实。领导者一定是在关键时刻为企业掌握航向的人,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员工看到他就能够安心工作的那个人。
导者要为团队传输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价值观,而经理人一般更关注绩效考核指标完成率。领导者对企业的定位至关重要,而一旦确定这个定位,就要去实现。这其中不仅自身需要钢铁般的意志,还需要将这种意志传输给所领导的团队,让整个团队有必胜的信念能够实现绚烂多姿的愿景。一幅绚烂的愿景加上坚定信念和价值观,就等于是给企业的发展定向,也就是所谓的战略定位,但这一切的美好愿景要变成事实,还需要对战略进行解码,由经理人带领团队一步一步的按照战略地图来实现。企业越界创新发展,最终国内的产业容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必须进行全球化扩张。全球化发展,不同国家、地区、种族,其文化、发展程度、语言,都很不相同,企业必须跳出在中国本土形成的狭隘视野,实行多元文化下的包容创新。当然,包容创新,并不代表没有主线、核心,包容必须是“以我为主,包容并蓄。”
当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是发挥卓越领导力的时刻,也是最经受考验的时刻。可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领导却又不得不不断做出选择。没有追随者的领导不能称其为领导,领导没有卓越领导力也不算是好领导,这说明了拥有卓越领导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即使是堂吉诃德,也还有一个忠心耿耿的追随者——桑丘。领导者身上都有一种共同的品质,就是善于做决策。但仅仅决策是不能带来任何直接的效益和价值的,领导者需要有一批追随者能够将他的决策变成事实。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即使微软被一把火烧光,只要他的团队还在,数年之后,微软还是微软。大概所有的领导者都有这样的感慨吧,他们需要的一群坚定的追随者,是一起为了理想而共同打拼的团队。很多领导者都说其实是最不愿意他的团队将他当作“领导”的。这是一个矛盾,领导者带领一个团队来一起实现梦想,他必须做领导,可是领导者更希望他的团队像朋友一样对待他。曾先后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四家企业任职的李开复曾经说过,“卓越领导力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李开复在工作中“更习惯于将自己与员工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把自己视作激励者、协调人或沟通的桥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领导者、督促者或命令中心”。这就为领导者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身边的人如何看待你,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所谓卓越领导力是一种艺术,卓越领导力本质上就是一个心态与位置的问题。领导者如何提升自己的卓越领导力,前提在于自己是否认识到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领导。这一方面取决于领导者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所带领的团队。
领导是建立这个团队的人,所以绝不应将自己放置于团队之外,而应该是团队中一个核心成员。领导在这个团队中的角色就是,打造一个良好的职业平台,积极探索能够激发团队成员创造力和能量的创意和方法。团队的愿景是所有人的目标,不能仅仅将目标分解为枯燥的绩效考核指标,要让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明白他们的风险对于团队愿景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说有卓越领导力是很重要的,只有卓越领导力才能更好的领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