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把手,要精通协调的领导艺术,可以说,协调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职责。一把手作为领导班子的核心,在集体领导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其中协调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一个领导班子整体效应既取决于这个班子成员个体素质的高低,也取决于这个班子群体结构的优劣,同时也取决于这个班子协调运转的程度。
卓越领导力并非天生,而卓越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没有人天生就是伟大的卓越领导力——成功的企业家也都是通过学习,经年累月的经验累积才发展出卓越领导力的永恒特质。你无需具备世界级领导人的性格或机会,但你可以从他们的先见之明中悟出新的契,从他们的成功经验的学习中实现理想的谋略与勇气,效法他们成就非凡的领导特质。从优秀到卓越,由管理到领导——除了之前我们的业界专家提出的影响力、执行力等,卓越领导者有新三力:
卓越领导力的洞察力
洞察力就是“开心眼”,就是学会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最简单就是做到察言,观色。其实洞察力其实更多的是参杂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可以说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谭小芳老师认为,商业社会要想谋求发展,必须要有极强的发现新兴事物、发现现有事物发展方向的个人能力,否则只能跟在别人之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洞察力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准确地观察并认知复杂多变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提出正确的问题是经理人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当经理人能对环境的威胁与机会提出正确的问题时,就能够形成正确的竞争战略。可以说,一位战略家的第一资质,就是这种敏感的、发现问题的洞察力。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机会也是一种资源,是环境提供的一种资源。而具有洞察力的经理人,必然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缺乏洞察力的经理人必然会浪费大量的组织资源(包括机会),因为他无法抓住问题的根本,并且也不可能制定出成功的解决方案,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丧失许多的发展机遇。
具有洞察力的卓越领导力能够发现别人忽略的甚至从没有看到过的机会、优势和实力。缺乏洞察力的经理人把组织引向停滞、萧条而不是卓越,因为瞬间的粗心大意就会导致失败,而持久的洞察力将鞭策着组织保持它的优势地位。见微知著的卓越领导力洞察力能够帮助小公司抓住瞬间即逝的市场机会,而对机会的有效利用则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使得公司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
失去机会,不仅会事倍功半,甚至难免失败的命运。企业家不仅要有经济核算的能力,还要具有能够发现他人未曾注意到的、新颖的、潜在的、更有价值的某种目标;具有发现一直未被人们所知的手段的洞察力。敏锐的洞察力的优点之一是它能帮助卓越领导力更清楚地观察形势,了解问题和机会的所在。
卓越领导力需培养四项能力,具体如下:1)领导力,有把握大方向的战略思维,能培养人才带好团队;2)决策力,有正确的“商业逻辑”且敢于决策,出现失误能迅速调整;3)执行力,率先垂范,对任何商业决定都要有推动力,能领导团队向前进。4)影响力,影响着组织群体的凝聚力与团结,也可以改变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
(1)卓越领导力仔细观察与倾听。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注意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注意发现事物的特点和细节,观察要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进行,不能只盯住一点,忽略其他,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这样才能抓住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另外,领导者在和下级交流时,必须学会倾听,了解隐藏在语言下面的下级的心理和愿望,善于发现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洞察力。
(2)卓越领导力时刻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作为一个领导,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全面了解事物的基础上作出冷静客观的分析。经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分析,分清各个事物间的差别和关系。这样才能使你观点的切入角度独特,把握事物的内涵,把握市场的走向,掌握事物的规律和趋势。
(3)卓越领导力学会从经验中总结提炼。事物都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的,即使大相径庭的事物间也都会存在着共同之处。注意对这些事物间共同点的比较和总结就会有新的发现,得出一些很有概括意义的结论。在言谈中运用这些概括性的结论,能使你的观点一针见血,决策科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