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扩大内需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在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下显得尤为必要。日前,市政协召开十一届十次常委会议,委员们围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主题建言献策,从各个方面挖掘需求潜力,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
探索“杠杆”之一 推进非学历计算机教育培训
吴毅委员在调研中注意到一个现象:经济危机的侵袭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医疗、交通等支出趋于缩减,与此同时计算机教育培训开支却不降反增。经过分析委员们认为,当前和未来的就业竞争压力,使得通过各种专业培训,提升技能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选择,这为本市计算机教育培训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逐年增长的培训人数可以印证这一结论。
经过多年的市场调节,本市的计算机教育培训业内容已经从比较单一的计算机、外语等技能培训,逐渐转向多元的职业技术、文化素养、再就业和富余劳动力培训等综合性市场发展。在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中,逐步优化了专业培训机构的市场结构,各种成人教育已经成为培训市场的主要对象。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中接受非学历计算机教育培训人次已达到320万以上。本世纪以来,本市参与计算机教育培训的人次年均增长率为20.06%,其中,以提高求职能力为导向的外语、计算机教育类约占53.9%,提升自身文化层次的文化教育类等约占15.5%,业余生活技能学习类约占12.9%。
同时,在培训业的市场当中,每年有近百所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经审核获准设置,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民办机构终止办学,退出市场,全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总量基本稳定,但规模增长较快,万名在校生规模的机构已有20余所。每年约有50种获得权威机构认证的新证书进入市场,同时也有一批社会效用较低的证书淡出市场。可以看出,无论是市民逐增的培训需求还是计算机教育培训业的市场活跃度都充分反映出这个新兴行业可以作为拉动内需的一个新抓手。
但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教育培训业的发展上还存在很多桎梏。本市民办教育(培训)市场“谁审批谁管理”和“以区县企业为主管理”的条块并行管理模式就带来了一些弊端。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各自的标准分别核准计算机教育培训机构,导致市场准入门槛过低,机构和个人的资质认定机制以及质量监管体制尚不健全,无证办学和违规办学现象屡有发生,教育咨询公司违规办学现象严重,某些同业之间已经出现恶性竞争。
其次,计算机教育培训业至今没有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无法制定统一行业标准,更谈不上行业自律机制。一些计算机教育培训机构公司的董事会等形同虚设,日常管理不规范,离品牌计算机教育培训机构距离甚远。一些涉外计算机教育培训机构,因为传统管理体制束缚而培训材料等引进困难,也制约了计算机教育培训水平的提高。
为此吴毅委员建议,完善计算机教育培训机构管理体制,廓清市场基础。在现行管理法规的原则框架下,建立市和区(县)两级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清晰管理边界,明确职责分工,在推进计算机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的大前提下形成管理合力,对目前的市场无序状况集中进行一次清理。
尽快制定、落实计算机教育培训产业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以及进入这一领域的机构、个人资质认定制度。建议改变单一行政审批的做法,引入第三方社会专业评估机构,对各种计算机教育培训机构或培训项目的申报,进行办学条件、可行性、实效性等论证,为行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各种计算机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在国内计算机教育培训领域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研究引进国际知名计算机教育培训集团进入上海市场,带动本市计算机教育培训业的科学规范发展。
探索“杠杆”之二 计算机教育培训发展社区服务业
上海现有家庭约500万,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性、多层面,进一步发展社区服务业,满足市民更多的生活需求,激活更大的服务性消费,对拉动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本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300.57万人,占21.6%。本市共有“纯老家庭”老年人86.38万人,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24.26万人,单身独居老年人18.80万人。而全市共有养老机构560家,养老床位总数达69785张,仅占老年人口的2.4%。
在家政服务方面:上海市现有各类家政服务公司、机构、组织等8000余家,从业人员30—50万人。据对100个家政中介机构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这些家政服务公司或中介所登记在册暂未被聘用的家政服务员平均为44人,而无法满足的用户则平均为136人,仅从中介市场看,需求约为供给的三倍。社区服务还存在巨大的消费潜能,市场空间有待开发与拓展。
除了可以拉动居民的消费需求,孟燕堃委员认为,发展社区服务业对经济的促进还有一连串连锁效用:社区服务业要满足居民需求,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企业,这对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发展社区服务业可以拉动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社区服务的开发,中介、教育等相关配套的企业、行业、产业将形成发展的产业链,此外还可以拉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
但调研中孟燕堃也发现,相对居民的需求,本市社区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市场发育尚不完善,财政对社区服务的总体投入尚不足,且缺乏专业化的队伍,这些因素抑制了社会上对社区服务的消费欲望。
孟燕堃认为,要拓展社区服务的市场,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必不可少。
首先应给予社区服务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把社区服务作为当前提振上海经济发展,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发展规划。
其次要加大企业投入。发展社区服务业拉动消费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企业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形成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层次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模式。同时把社区服务引上产业化道路,企业在运作上分类指导,通过全贴、半贴、政策优惠、市场运作等方式培育各类社区服务企业和民间组织,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和社会捐助,多渠道筹措资金,转变非正规就业方式,规范企业化运行。
最后,规范行业管理,制定社区服务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管理,建立社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建议社区服务领域涉及的各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开展计算机教育培训,培养专业人才;开展项目评估和服务岗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管理好、发展好社区服务企业,在扩大总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
探索“杠杆”之三 计算机教育培训推动售后公房维修
本市居住房屋的半壁江山为售后公房,约1.2亿平方米,六成的房龄已在20年以上。近年来,许多售后公房完成了平改坡等类型的综合改造,但公房内部的老化现状令人堪忧。
售后公房多为上世纪建造,标准低、结构老化,尤其是公共部位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外墙和玻璃脱落坠落伤人事故时有发生;住宅电梯机械电子故障频发;特别是房屋内部煤、电、水、通讯等管线超负荷、老化和凌乱等已成为火灾、淋漏、人身伤害、环境污染等灾害的根源,据有关部门统计,仅房屋煤气泄漏事故去年已造成20余人死亡。
售后公房维修迫在眉睫。然而维修职责不清、经费筹措困难成了售后公房管理维修的盲点,造成许多老房子已经失修多年也无人来管。公房维修主体早年是国营房屋维修管理部门,房租收入用于住房维修,企业每年还会专项拨款,基本实现“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房改以后公房由租改为售出,房屋产权归业主所有,维修责任主体已转移,物业公司虽依旧负责房屋管理和维护,但目前售后公房的维修经费难以筹措,收取的物业管理费甚至不能维持物业生计,无力承担较大维修工程。作为售后公房产权所有者的个人,远不能承担和操作公共设施的维修改造。
任先正委员认为,开展售后公房的维修改造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好事,同时房屋维修由于改造涉及建筑、设计、施工、材料、服务等相关产业,会带来巨大的产业发展和劳动力需求,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解决就业。尤其是今后几年,本市人工煤气将普遍改天然气,地下管网和进户管线都需更新和转换,必然形成很大的基建规模;鼓励更换和换型燃气用具,会产生很大的市场;企业推行房屋外貌“平改坡”改造会逐步深化为住宅设施改造,引起居民的二次装修和消费拉动;大片外墙需保养维护,公共环境和绿地需规划完善,急需大量建材和人力;电路升级、水管更新、电讯和网络进入家庭需要新技术支持;因此,加强对售后公房维修改造会产生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拉动效应。
如何抓住这个一举多得的机遇,任先正认为,企业首先应当理清售后公房维修的职、权、利,同时从关注民生、保障居住和环境安全的角度出发,立法加强全部售后公房的维修管理,并指导建立房屋维修的长效机制。作为业主,应逐步增强维修责任主体意识。
其次在维修之前要理清责任,建立管线更新改造计划。公用管线范围需要清晰界定,避免业主和相关部门之间进行扯皮。建议制定有关条例,规定责任主体、维修时限、实施保障、经济来源等,使得水、电、煤、通讯等管线维修常态化、定期化。鉴于历史欠账很多,建议尽快对目前售后公房的管线进行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制定一个有限期的更新改造计划。
针对维修一直面临的资金难筹,任先正建议,售后公房维修改造资金采用自费公助、公共监督原则,由“四个一点”组成,即企业专项资金出一点,维修基金出一点,公用事业公司出一点,作为受益业主也出一点,不排除使用住房公积金。
而从整个房修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形成维修长效机制,进而推动房修业的振兴。近年来大量新商品房拔地而起,房修业的发展却被忽视,应当改变“重建设轻维修”的现象,重新振兴房屋维修产业,制定规范化、制度化的维修长效机制,以保障住户安全和维护公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