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培训计划指导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最根本保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学校办学宗旨要始终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本业务培训计划,培养一支适合学校未来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成长的关键是职后的继续教育。职前的师范学历教育,是可否成为教师的入门条件,而职后的继续教育(又称教师教育),是能否成为一个称职教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教师教育必将成为教师成长之路的必由之路。
在教师教育中,从业务培训计划的主体看,可分为中央培训、地方培训和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指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的需求,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以学校为基地,针对学校和全体教师实际,由学校充分自主地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业务培训计划活动。相比较中央、地方培训,校本培训在培训对象上能更好地兼顾全体教师;在业务培训计划内容上,能更多地解决教育现实问题,在实践中训练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在业务培训计划时间上,能系统性、经常性、连续性的培训。实践证明,校本业务培训计划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
为整体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针对近几年出现的师资紧张、新上岗教师多、年轻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对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学习理解不够等问题,学校将立足于校本培训,培养一支政治思想高、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持续稳定地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业务培训计划理念
1、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新的世纪,新的价值观,决定着新的角色意识,教师通过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校本培训,为自己积累财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名教师、专家型教师,再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下一代,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2、共性与个性相互融合:力争通过校本培训达到乐安实验学校教师应该追求所有优秀教师的共性——优良的师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突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自己,突出个性,逐步成长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
业务培训计划目标及方式: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突出师德的核心地位,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奉献,勇于创新,努力进取的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关心学生,推进教育民主。
1.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学校精神为主要内容,开展学习活动,弘扬正气、崇尚师德,使每一位教师都树立起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的敬业精神。
2.大力宣传模范教师和先进事迹,开展师德征文、报告、演讲比赛等活动,并与评选师德标兵相结合,树立师德标兵,以身边的模范典型感染全体教职工,提高全体教职工整体师德水平。
3.开展“做学生喜爱的老师”活动,以此来提高师德的整体水平,为创一流教师队伍加大原动力。
加强教师业务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素质
一、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努力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
第一阶段:开展教师通用基本功(白板字、钢笔字、普通话)的训练达标活动。
1.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通用基本功训练活动。通过系统规范训练,使教师达到教育教学所应有的基本素质。
2.采取分项达标的方式,结果与教师奖惩措施挂钩,以此提高教师通用基本功训练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开展学科基本功(学科基本知识、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训练达标活动。
1.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学科基本功训练,深入学习理解学科知识,吃透新课标精神。
2.采用听课、说课、测试等活动形式,开展达标活动。
第三阶段: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训练(现代教学手段使用、网络操作技术、课件制作等)达标活动。
1.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并运用于教学实际中。
2.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比武活动,通过课件评比、网页制作、学科整合课评选等活动,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了解当今世界教育思潮,掌握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始终站在世界教育最前沿,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的教学思想体系。
1.学习理论。
通过理论业务培训计划,过好“教育观念转变关”。通过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促使教师进一步转变思想。通过定期理论学习、外出学习等方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好教学,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学校为教师提供一系列的教育理论书籍,供教师们参考学习。
通过教材培训,过好“课程标准关”。使教师掌握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观念。以新课改理念统一思想,服务于教学。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各种讲说课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学习经验。
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及时了解教改信息和教改经验。
①学校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教师外出学习,然后进行通过校内报告、讲课活动,达到资源共享目标。
②请专家来学校做报告。请各地专家、名校教师到学校作报告、指导教学,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③与名校联谊,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
三、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教师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涵养与能力,学校采用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模式,坚持业余、自学、短训为主的原则,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1.鼓励教师参与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学历层次,使每位教师更为系统地提高文化层次,以适应教育教学需要。
2.通过开展读书学习活动,过好“知识积累关”。督促教师在熟练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大量阅读古诗词、美文、哲文,提升教师文化层次,鼓励教师创办各种形式的读书学习组织,形成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
四、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建立一支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
培养教师良好的兴趣爱好、性格,具有适应现代教育教学需要的良好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
1.加强法制、法规教育,培养教师们依法施教的意识。
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定期请法律专家、教育专家到校做报告,组织教师学习分析教育典型事件,教育广大教职工遵守宪法、法律和各种法规,注重职业道德,遵守校规校纪,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受教育的权力,不歧视差生,不体罚学生,正确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识传授。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一些教师参加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帮助教师主动改善工作环境,协调好人际关系,改变较为单调的学校生活,增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机会。
3.融洽师生关系。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对学生的理解,提高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从而进一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4.倡导合作意识,增强学校工作的凝聚力。
我提倡合作,共同进步。注重教师群体(一个处室、一个级部)的共同发展,促进教师加强合作,形成合力,通过新老教师、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的结对帮扶等活动,增强教师凝聚力。
发挥“师能”的保障作用,组织好教师学习业务培训计划活动。
一、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运用于教学常规活动中去,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科有机整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规范常规管理,进行日常工作科研化研究
制定规范的教学常规,使教师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使课堂教师进一步规范,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另外进行日常教学工作科研化研究,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学习、深入研究,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认真地反思、大胆地实践,将教学每一环节进行详细分析,整理好教学每一环节的资料,将日常工作上升到科研的角度认识,使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富有挑战性。
2.开展课堂教学达标争优活动,过好“课堂教学艺术关”。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按照整体规划分项达标的要求,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制定相应的达标计划,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制定措施,通过自己努力,同事帮助,学校领导指点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达到预定目标。首先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然后分阶段逐向达标。如导课、就一个知识点的上课、说课、板书设计、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达标活动。实行校内公开课制度,为教研组提供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的机会。
3.开展骨干示范、结队帮扶活动
在校本业务培训计划中,充分发挥本校各层次骨干教师的辐射、帮带、示范作用,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让他们或带领大家一起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或独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示范、现身说法等,让普通教师从骨干教师成长发展中吸取经验和营养,有利于提高教育素养。另外开展“结队帮扶”活动,采用双向选择、学校统一协调的形式将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式的“一帮一”或“互动式”关系,对教学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进行交流、指导,使教师师徒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完善学校领导、教研组听评课制度。
通过完善各种类型的听评课活动,及时了解教学现状,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同时掌握教学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研究和改进教学工作。①在一个班内进行系统的听课。了解一个班的学习情绪、学习纪律及各科教师教学情况。②对同一学科不同教师的连续听课。了解某一学科的教学情况,有利于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或确定教学研究的方向,激励教师钻研教学。③对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连续听课。了解教师集体备课情况,掌握教师教学质量上的差异情况。④对一个教师的连续听课。了解教师备课情况,教材掌握情况和教学质量情况。⑤围绕一定的研究内容或检查目的而进行的连续听课。在广泛的听课活动中,对某一方面的情况做集中的了解与研究,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⑥推门听课,随时监督了解教师课堂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掌握情况。
5.利用网络优势,实行电脑集体备课。
每学期初组织教研组全体老师一起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了解本学期的教学要求,将该学期的教学内容的每一课时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在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法基础上,写好教案,并输入电脑,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在电脑上对该教案的每一个环节,认真的研究、讨论进行修改,教后再根据每个教师的教后札记对该教案进行修改,存入电脑,可直接为下一年教师教学服务,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这样不但有利于发挥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优化课堂教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培养了教师们的合作意识、丰富了校园网络的资源库。
6.自我反思
鼓励教师写好教后札记,养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在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中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在反思理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中完成向行为转移的飞跃。使教师在制度约束与政策激励下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得到不断的提升。
7.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检验教育教学效果
将学科竞赛活动常规化,丰富教育教学活动,既检验了教育教学效果,又培养一批有学科特长的学生。
二、加强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境,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为宗旨的教育科研自然就成了学校教育的必然选择。学校力争通过培训,使教育科研成为每位教师的基本能力,使教师掌握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动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具有承担教育教学实验课题的能力,并自觉运用于教学实际中去,进行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
1.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教研课题,将课题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统一到学校的整体发展上来。
2.鼓励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在对每一位教师进行校本培训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课程分析、课程选择、课程新编、课程补充、课程整合和课程拓展等,把对教师的培训与课程的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师潜在的创造能力发挥于课程开发的有益工作之中,使教师的教育素养与力量得以大大提升
三、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培训,向管理要质量
使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
1.通过业务培训计划,使全体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进行具体工作技巧指导:如:活动的组织、学生思想工作具体做法、家长工作、班级管理等,力争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管理活动,如教学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班级管理经验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