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对于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干部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而干部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高等学校要按新时期干部成长的规律和培训工作的特点,紧紧围绕我国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理论学习、经验总结、问题研讨与工作改进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使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有的高校形式仍然存在以会代训,把培训班办成一般性的讨论会或一般性的工作研讨会,或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实行强制性灌输。教育培训形式的落后,让参加教育培训的干部没有兴趣。更为严重的是,部分班变成了联谊、交友的场所。干部参加培训班不是来接受教育、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而是来沟通感情、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交友成了培训班的主题,相互宴请成了培训班的主要活动形式。
2.培训过程中“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高校中要重点培训的干部,往往都是各部门的领导骨干或业务骨干,工作相对较忙,所以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去系统地接受培训,而一些部门里相对清闲的干部则可能成为完成培训指标的“学习专业户”。另外,由于近几年多数高校实行了机构精简和干部聘任制改革,这在增强干部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同时,也使“工学矛盾”更加突出。因此部分高校就采取不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来培训干部,甚至出现有的干部在培训开班时报个到,培训结束时写篇文章就敷衍了事的现象,这样势必导致“工作精力有所分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的不良结果。
3.主观上对教育培训不够重视
首先,有相当数量的高等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培训经费紧张,培训场地受限,相关人员配备不齐,教学资源紧缺等现象,甚至出现重调配任免轻培养教育的倾向。其次,受训的部分干部对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说起来培训工作重要,工作忙起来培训工作就不重要。二是认为业务工作是实的,学习培训是虚的。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培训计划的落实和培训效果的实现。
4.培训内容上忽视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基地是学校党校。虽然这样比较方便于受训干部,同时又能节约一些培训费用,但是,有的高校在培训内容安排上,往往只重视抓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知识学习,而在知识更新和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培训十分有限。所举办的学习班不仅时间短,而且课程设置单一,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没有很好地将理论培训和干部的实际工作、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新需要。
二、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工作机制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高等学校做好工作,应当按照统筹规划、全面管理、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在系统学习高等教育发展和现代大学管理科学理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要围绕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坚持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培训和能力提高的统一,将能力建设贯穿于全过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机制。
1.不断拓宽培训渠道,是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
高等学校的工作要按照“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思路,把理论培训和日常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把素质培养和有目的的实践锻炼结合起来,要不断探索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胆创新教育培训形式,不断拓宽培训渠道,走出教育培训工作新路子。
(1)要能够走得出去。走得出去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原则的重要体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指出:坚持学以致用,关键在于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高等学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如果只局限于办班研讨是远远不够的,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专题,分期分批地组织相关岗位上主要领导和业务骨干,到国外著名高校、国内一流高校看一看,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所在学校和这些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管理水平等方面上有哪些差距、有哪些优势,以进一步开阔干部的视野,不断提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2)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心适当下移,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是高等学校在适应办学规模扩大情况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基层党组织一把手特别是分党委书记对本单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负有一定责任,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考核评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意识。
(3)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一是脱产培训班,这种培训班效果较好。二是半脱产培训班,这种培训班一般在校内进行比较适宜,比较符合高等学校的“双肩挑”干部多、干部的各项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等实际情况。效果尽管不如脱产班,但基本也能够达到要求。三是节假日培训班。这种培训班能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干部的组织性、纪律性。四是分阶段培训班。这种培训班主要适用于应受训干部人数较多、培训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时间安排相冲突的情况。这种将学习任务分为若干阶段来实施的培训班,既保证了学习时间,又使业务工作不受影响。
2.领导给以足够的重视,是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高等学校应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创新型人才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要有充足的经费支撑。高等学校应将每年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总额上要给予保证,并实行财务独立核算,做到专款专用。同时,高等学校可以探索新形势下经费的二元使用模式,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对于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的培训项目,费用由学校承担;对于非岗位需求的培训项目,费用由个人承担;对于符合学校发展和干部自身需要的培训项目,费用可由双方共同分担。
(2)校内各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高等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支持本部门干部参加培训,妥善安排好培训期间干部所分管的业务工作。既不能因为干部的教育培训影响到其他工作,也不能因为具体工作影响到干部的教育培训。
(3)加强基地建设。培训基地是顺利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党校作为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对于广大干部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党性锻炼、拓展理论视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党校的建设,并从干部编制、高水平的专兼职授课教师配备、培训场地、培训资料等方面入手,不断改善软硬件条件。
(4)领导亲自授课。在高等学校举办的各种培训、研讨班中,学校领导应挤出时间亲自为学员讲课,作辅导,将最新的理念、最前沿的理论传授给学员,做到言传身教。同时,还可以结合高等学校自身的实际,选择在广大教职工中有影响力的、工作业绩突出的党员干部作报告,充分发挥榜样效应。
3.建立健全各项培训制度,是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保障
高等学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做到扎实有效,有章可循,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作为保障,做到长期有规划,短期有计划。
(1)岗前培训制度。目前,全国高等学校基本上都进行了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干部的调整变动幅度比较大,新提任的干部数量明显增多,因此加强干部岗前培训尤为重要。岗前培训可以实行的制度有:干部任职前集体谈话制度,干部先培训再上岗制度等。
(2)定期、不定期的培训制度。如按计划选送干部到中央党校、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省市委党校培训的制度,干部定期轮训制度,干部学位进修制度等。
(3)考核制度。实践证明,通过对干部的培训进行考核,可以极大地增强的效果。,要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考勤,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班次的学员,相应采取考试、撰写论文、总结交流等方式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存入干部档案。
三、强化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胡锦涛同志近期就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不断探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高等学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学校应当充分把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的需求,分级分类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在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方面下功夫,不断激发高等学校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要通过对高等学校干部有针对性的培训,努力做到教育有所得,培训有所获。
1.实现“四个结合”
一是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突出培训的政治性、现实性、实践性、启发性,真正使工作适应形势,贴近现实,抓住热点。二是教学培训与培养考察相结合。通过培训过程来考察受训干部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组织协调能力、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素养等,为全面了解掌握干部的情况奠定基础。三是短期培训与长期跟踪相结合。要建立一套长期跟踪考察机制,不定期地把学员重新组织起来,结合本职工作重谈学习心得与收获,不断提高干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与干部使用相结合。要有效地将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注重从培训中发现人才,推荐人才,使用人才。
2.加强实践锻炼
对干部的培养,除进行必要的理论培训外,重要的是让干部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有意识地为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提供实践锻炼的舞台,积极主动创造条件,给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引导他们走正路、干实事、出实绩、早成才,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全面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真正做到选人育人并重,使用培养并举。在培养锻炼干部方面的途径主要有:设置助理岗位;有针对性地设置常务副职岗位;实行干部交流,进行多岗位锻炼;选派干部挂职锻炼等。通过工作实践锻炼、工作过程培养,促进干部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不断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3.做到有的放矢
解决培训的针对性问题,必须按需培训,做好培训调研。在培训过程中,要采取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抓住重点,确保实效。例如,针对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可以举办分党委书记工作研讨班;针对提高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可以举办青年处、科级班;针对创建“服务型”机关,可以举办机关部(处)长工作研讨班等。
4.创新培训内容
陈旧的教育培训内容,不仅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甚至使参加教育培训的干部容易产生倦怠感。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新的形势需要,围绕当前的理论热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逐步建立起开放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体系。要通过教育培训内容的不断创新,努力使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体现时代性上有新飞跃,在把握规律性上有新进展,在富于创造性上有新突破。
高等学校面对当前的新形势,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高校对于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必须深入探索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适应高等教育战略发展需要的一流管理干部队伍,从而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