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行业新型人才需求对我国传统的出版人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出版人才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出版行业新型人才的需求,出版社内部又迫切需求那些深谙出版产业市场运动规律、明了高新科技发展趋势、有能力推动出版产业向国际化发展的创新型出版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出版专业的大学生又找不到对路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出版行业人才教育培训改革,大力加强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是必然之选。笔者认为,针对出版产业新型人才的需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出版产业的教育培训工作。
(一)教育培训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用型人才。
过去,我国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大多由原来的新闻专业、中文专业或印刷专业发展而来。据吉林工程师范学院基础部2004年的全国出版专业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基础课以汉语言文学课程为主,专业主干课以编辑类课程占主导地位,教育培训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实践课程相对较少。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目前的出版行业中,却不能胜任出版行业新型业态的需求。因此,出版学科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针对现代出版行业与社会的需要而设定。出版院校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出版行业用人的专业类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据此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这方面,西方国家的新闻院系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英国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RodAllen)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问时说:“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今年进校的学生要几年后才进入市场接受检验,我们应当考虑到他们毕业时市场需要什么。我们一方面要倾听传媒业界的意见,同时要自己做判断,根据业界对现状的分析,预测他们在未来几年的具体需求。
(二)教育培训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上述新型出版人才很难从某一个具体的出版专业或新闻传播专业培养出来,
它们的共同特征表现在出版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跨学科性。他们是一群掌握现代出版技能、了解现代出版内涵、同时又能将现代出版内涵物质化、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产业的人才。面对这种情况,出版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出版行业新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在课程开设中,除了传统的编辑出版课程外,增加出版经济、媒介管理、网络传播、广告学概论、市场营销、出版法规、传播心理、版权贸易、媒介调查、多媒体技术等必修和选修课程。二是大力引进和培育复合型师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出版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要重视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浙江理工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的“一个结合”即组织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实行专业教师和资深专业人才相结合和“一个交叉”即实行专业教师和出版界资深人士交叉任职,出版界资深人士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专业教师到出版界挂职锻炼,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走出了一条新路子。2003年9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是经过对国内外编辑出版学教育出版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后,以新视角高起点开办的新型编辑出版学专业,它着眼于培养具有编辑策划、经营管理、出版物市场营销、版权贸易、出版评论、读者学等复合知识,具有现代出版技能和科研开发能力、扎实的文化功底和人文素质,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的高质量编辑出版和专业管理人才;以大出版的理念、以高新技术的教学手段形成其突出优势和特色对推动全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起到示范作用,值得我国出版教育届借鉴。
(三)教育培训校企合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校企合作有如下形式。一是“订单”式教育培训。这是一种较普遍的做法,即出版集团与出版教育培训机构签订人才培养合同,学校根据出版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二是“校企互动式”教育培训。这是一种比较深入的做法,由出版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三是教育培训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出版企业精英人才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调整实训计划,并派专业教师到出版企业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实践。四是“产学研”式。即发挥学校先进的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专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新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五是举办企业家报告会。学校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出版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将要走向社会和企业的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