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的管理培训之后,了解到P&G较少进行品牌延伸,一方面是因为行业与产品易于细分化,可以通过性格迥异的多个品牌来增加对不同消费群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为P&G拥有雄厚财力和很强的品牌营销能力。有些文章言必宝洁、通用。但国内的企业与它们比实在是差异性太大,大都应通过品牌延伸来迅速状大自己。即使像通用这样财大气粗、富可敌国的公司也感到推多品牌的艰辛,开始是从几十个品牌中挑出几个重点品牌加以培养,主要推凯迪拉克、欧宝、雪佛莱、别克。
原则四:容量小的市场环境适宜
在学习了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ELN企业学习在线的培训课程发现,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与企业产品的市场容量也会影响品牌决策,有时甚至会起决定性作用。台湾企业是运用品牌延伸策略最频繁的,连许多不应该延伸的行业也是一竿子到底,同一个品牌用于各种产品,这与其成长的市场环境有关。在发展初期,由于缺乏拓展岛外市场的实力。几乎所有台湾企业的目标市场都局限在岛内。消费品的市场容量是以人口数量为基础的,而岛内人口基数仅为2000多万,任何一个行业的市场容量都十分有限,也许营业额还不够成功推广一个品牌所需的费用。所以更多的是采用"一牌多品"策略,如:台湾的统一、味全公司的奶粉、汽水、茶、饮料、果汁、方便面一概冠以"统一"、"味全"的品牌名。
统一集团甚至把统一品牌延伸用于蓄电池。统一蓄电池因为很少被汽车业以外的人士所认知,故不会对统一的方便面、饮料的销售带来不良影响。同时汽车业专业人士又会很自然地想到,统一怎么说也是一个大企业,对蓄电池的投资不是小打小闹,在资本上足以保证获取优秀的人力资源、先进的技术及精良的设备,故其品质是有保证的。统一公司用统一品牌既能以较低的成本推广蓄电池,也能加快被业内人士的接受,同时对主业的副作用也十分有限。
随着台湾企业拓展大陆市场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应该会有些企业减少品牌延伸策略,采用"一牌一品"或"一品多牌"策略。
原则五:模仿竞争者的品牌策略
很多品牌延伸尽管新产品在成名品牌的强力拉动下起来了,但原产品的销售却下降了。即产生了"翘翘板效应".娃哈哈的品牌延伸之所以基本未出现此类现象,除娃哈哈品牌核心价值能包容新老产品外,其在儿童乳酸奶行业"半斤八两"的对手乐百氏也在搞类似的品牌延伸也是重要因素。康师傅、统一这些竞争品牌之间的产业结构基本雷同且都在延伸。各自的风险就随之降低。
原则六:明确发展新产品的目的
如果企业发展新产品的目的仅仅是发挥成功品牌的市场促销力,搭便车卖一点儿。那么就算不符合品牌延伸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可以延伸。不过在操作时,新产品应尽量少发布广告以免破坏品牌的原有个性。如前面提及的统一食品延伸到蓄电池,不大符合品牌延伸的基本原则,好在蓄电池基本不在大众传媒发布广告,主要是专业人士知道统一有蓄电池。若统一发布大量的广告,让每位消费者都在吃面与喝冰红茶的时候,联想到蓄电池,那肯定是难以下咽的。同样,娃哈哈的平安感冒液、酒与娃哈哈的个性有所抵触,但都是搭便车卖卖的产品。广告活动很少,仅有少数专业人士知道这些产品,不足以破坏娃哈哈的品牌形象。在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网络培训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课程。杭州企业管理培训在今年也开设了管理创新类课程。
原则七:研究市场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对品牌延伸决策的影响也很大。延伸产品的市场竞争不激烈,不存在强势的专业大品牌,那么就可以大胆地进行品牌延伸;反之,则不宜。比如:美的进军脱排油烟机、煤气灶、热水器等燃具、灶具行业,很少投广告却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燃具、灶具行业的品牌相对美的而言都是小品牌,品牌的知名度与威望都不可与美的同日而语。
TCL从电话机行业成功地延伸进入彩电业,主要是选准了当时大屏幕彩电还没有被彩电业领导品牌所重视的机会点;海尔切入彩电业,则巧妙地选择了彩电数字化导致传统模拟彩电巨头的技术领先优势不再显着的大好时机;美的则选择了在大多数国产品牌还在生产中低档电饭煲,而日本品牌的豪华型电饭煲价格又太高的时候,进军电饭煲而一举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