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比赛中,最后夺冠的绝大多数是跟跑者,而很少是领跑者。跟跑者一开始保持低姿态,以逸待劳,不容易被人发觉。时机一到,突然发力,抓住机会一举赶上对手并超越对手。
为什么IBM总是在新产品研发成功以后,反而总是比竞争对手晚两三年进入市场?为什么丰田汽车得知竞争对手研制出新型汽车,反而欣喜若狂?什么是“跟跑战术”?怎样运用好这种高明的战术?
跟随策略是中小企业成长中的必胜营销策略。百事可乐过去是可口可乐最忠实的跟随者,现在它已成为可口可乐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肯德基也是这样,麦当劳开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肯德基已成为麦当劳最头疼的对手;过去日本的汽车品牌一直紧随在美国和德国汽车品牌的后头,现在的汽车市场日、美、德已是三足鼎立。
美国IBM公司有一套独特的策略,它几乎不研发新产品,而是等别的公司的新产品问世以后,立即派出员工,征求用户对那种新产品的意见和建议,迅速开发出更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结果是,IBM的“仿制品”往往设计得更好、顾客更喜欢。IBM有意在技术上落后两三年,把产品推广的工作让别人先做。这种“跟跑”可以避免走弯路,减少公司在人力、物力、经费和时间等方面的浪费。
同IBM一样,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发展也得益于跟跑。当日本的日产汽车公司动用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和资金,研制出“SANI”大众汽车以后,丰田公司欣喜若狂。因为日产公司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激发了消费者对新型轿车的兴趣,让丰田公司看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丰田公司仔细研究了“SANI”汽车的优点和缺点,节省下大量的前期研发费用,很快就生产出性能更好的“卡罗露”牌汽车,一投放市场就供不应求,丰田公司获得了比日产公司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IBM、丰田汽车、百事可乐、肯德基成功的共同点就在于采用了一种稳健的挑战型跟随战略。
“果冻我要喜之郎”这句广告语伴随我们10多年,大家耳熟能详。喜之郎的老板李永军是我多年的朋友。他就像商业世界中高明的猎手,嗅觉非常灵敏,紧盯猎物,不看到猎物的眼睛,决不轻易出手。我曾经和李总开玩笑说,“喜之郎看上去少年老成”李总说,中小企业最大的优势是看着别人,跟随策略让喜之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企业采取跟随战术,就是跟在标杆品牌后面,逐步提升市场份额。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快步赶上,成为标杆品牌的一个替代品,或者备选品,使品牌在消费者心智模式中占有和标杆品牌一样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