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被叫得越来越响的背景下,曾经违反常理地提出不做品牌做销量,事实上,这是一种反动,是对那种过分操弄营销的反动。本质上,我们的提法是清晰地将营销策略销售化,用销售引领营销。
营销并非橡皮泥,由不得任何人将它揉来揉去。你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它、运用它,但不能割裂地认识它。
首先,营销面对的是一个价值链。
它不仅仅要对这个价值链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和运用,更重要的是对价值链进行持续建设。
作为一种明显的倾向,中国企业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狭义的营销策划,与价值链建设渐行渐远。营销人眼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集中在所谓的品牌、价格、渠道与促销,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投资几乎可以达到不惜血本的程度,但对于技术、研发和装备等方面的投资却十分吝啬。
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异在哪里?归根结蒂,在于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和管理。
诚然,企业本质上是一架营销机器,但如果这架机器不注重内部建设,不注重综合能力提升,无论一时多么辉煌,都不会走出太远,都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称霸市场的强大企业。
一个不注重价值链建设的营销,能够达到的高度,充其量也就是战略销售。这也正是中国企业盛极而衰、一红就死、无法获得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
其次,营销是一个战略过程。
这个战略过程由相互关联的营销过程组成。每个营销过程都由发现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战略、制定市场营销计划和组织实施构成。
由于市场规模和复杂程度不同,一个业务可以由一个或者若干个营销过程组成。每个营销过程既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关,也与市场演进速度相关。比如双汇,它的火腿肠、低温制品和生鲜肉,各有各的营销过程。每个营销战略,起支撑作用的就是营销过程。
企业在营销策划阶段,都会详细规划营销过程,区别仅仅是专业度的差别。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急功近利,既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同时也让营销过程不能完整运行。营销因完整的营销过程而从容,也会因不完整的营销过程而被动。
企业营销出问题无非是下列几种状况:
正在运行的营销过程出现重大问题,这意味着营销根基动摇。
原有营销过程运行完毕,没有或者没有能力导入新的营销过程。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的被动,原因是对中国市场判断有误,没有导入新的营销过程;更多的中国企业步入被动则是因为没有能力导入新的营销策划过程。
一个企业走向成熟,需要经历若干行业周期和市场周期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