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中一句大道至简就能说明道理,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反而能够创造最复杂的,宇宙生于混沌而化阴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告诉你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普通的事物,只要把握好“时机”自己”努力“,懂得”圆通“知道”退让,谦和,中庸“等等自然会让自己更贴合自然。
道家的思想是清静无为,崇尚自然(就是道法自然)。世界观是道生万物,万物相对相补(万物负阴而抱阳)循环不息,万物都是平等的;人生观是顺势而为,不让妄念伤害已身;治国是这样(治大国若烹小鲜),养身也是这样(少思寡欲),不妄为。
庄子我看过几遍,可是不是很了解。只是觉得他更向往自然,崇尚山林和养生。不过呢,道家的思想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不妄为,治国是,治人是,做事是,动作越多,越偏向坏的方向。俗一点就是,饿了吃,累了歇,困了睡,醒了起,有事了就做,不斤斤计较,心态平常,知足常乐。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归纳起来为四个字“随”“顺”“和”“谐”,意思是说:我们按时工作,按时休息,遇逆不悲,遇顺不傲,自自然然,爱护动物,植物,一切万物,这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的道。
道家思想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人与天地的合一。所以庄子要化解物形,才能作逍遥无待之游,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道家之“道”本体虽具有“自然而然”的特性,但在深层上仍具有价值、意义本体的含义。“道”成为最高准则和最后目的,“为道”即展开了道家人生价值的各种内容。庄子所主张的精神自由即以对最高本体“道”的冥悟契会为前提。
道家认为,个人应当追求永恒的逍遥与解脱。庄学讨论了人的生存处境。此身有限,吾生有涯。以有形有限之生投入天下,人要面对无限的时空、知识、意义、价值,这一“无限”令他不安。在熙熙攘攘的人世和各色人等的不同欲望之追逐竞争中,人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如何化解这些痛苦、困惑?庄子的人生哲学启迪我们由现实到理想,由有限到无限,这一自由观的背景是反对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这种平等的价值观肯定、容忍各种相对的价值系统的意义,决不抹杀其他人的利益、追求,或其它的学派、思潮的存在空间。这样,每一个生命就可以从紧张、偏执中超脱出来,去寻求自我超拔的途径。人们从超时空的境界中还要再回到现实中来。到最高境界时,道家又以道为出发点地向下流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道家理想也要贯注到现实人生之中。
“大道废,有仁义。”仁义礼法正是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家庭不和的时代,才成为社会的急需。老子在这里主要不是批评儒家,而是讲述道德仁义出现的背景。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老子采取了追问的方式解释了从“公天下”到“私天下”的蜕变过程中,由于人们普遍信仰和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道”的旁落,而后才需要强调人之内在的“德”;内在德性的削弱,才勉力保留起码的怜悯心、同情心与推己及人之“仁”;总体的道德原则──“仁”的沦丧,才需要强调部分的道德原则和合宜、适宜的行为──“义”;义行的丧失,则只有靠外在的秩序、规范之礼乐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并维系社会,包括使财产与权力的分配秩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