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对象是人和事,其中管“事”也是通过管“人”来实现的,所以归根结底,管理的中心是“人”。任何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管理制度都必须以企业里“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才能取得应有的预期效果,否则都会沦为空谈,没有实际意义。
可是,在企业团队的管理要素中,“人”却是最不确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的背景、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人生价值观、生活形态、行为目的等。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而且人的思想、动机、追求也在随时随地的发生着变化。
因此,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以取得实际的管理效果。对于管理,是不能够照搬照抄、盲目借鉴书本理论、成功经验的。有些管理者接触了“人性管理”、“赞美式激励”以后,然后回来以后就开始推行,停止批评员工,对错误不进行罚款,开始鼓励式教育,其结果却是团队里错误不断,执行力下降,“令不行、禁不止”,管理者很苦恼,这不是人性化管理,这是放纵管理。
著名中高层管理培训专家方永飞表示人性化管理并不是盲目的“表扬、鼓励、赞美、关心”等等,人性化管理本身没有错,管理一定要要人性化为基础,但人性是什么,却是不确定的。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着“人性善”和“人性恶”之争,目前没有定论。
人性就是人本来的品质,里说,“人之初性本善”。孔子提倡用仁来治国,用仁爱之心治国。而法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和韩非子,却说,“人之初性本恶”,提倡用法来治国。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各有各的道理。
儒家提倡仁义治国,仁爱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年,法家提倡以法治国,用制度去治国。秦始皇接受了韩非子的理念,以法治国,统一六国也创造了丰功伟绩。后来出现一种思想,认为人性是即善又恶,说人是复杂的生命现象,非常复杂,说不清道不明,所以你不能用善和恶简单来区分,而是善和恶同时存在,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会有这不同的表现。
方永飞比较认同这一种观点,我们进行管理,一定要依托人性,既要看到人性中善的一面,又要看到人性恶劣的一面,人性本来就是有善又有恶。在管理中,我们既要进行以“仁爱”为中心的恩情管理,关心员工、赞美员工,又要设计科学的制度,进行以“法治”为中心的威严管理,对员工的不良行为、错误决不姑息,无情管理、严格处罚、以儆效尤。
著名中高层管理培训专家方永飞认为有效的管理应当是恩情管理和威严管理相结合,关键是要把握住结合的一种“度”,恩情过度,团队会失去规范和纪律性,威严过度,会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行为的评价,包括企业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企业各项制度。
企业中人的行为等,企业价值观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行动指南,为员工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奠定了基础。云:“上下同欲者胜”。对企业来说,领导是点,组织是线,员工是面,应该以价值观为纽带,建立由领导、组织、员工为实现共同价值的共同体。价值观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它一直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
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现代组织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执行力。无论多么宏伟的蓝图,多么正确的决策,多少严谨的计划,如果没有高效的执行,最终的结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成功,执行才是硬道理。
毕竟,构想再伟大,也要有人将它实践出来,这一切,靠的就是执行力。执行力决定企业的成败,任何企业的成功必然都是执行的成功,没有执行力,哪有竞争力。
对于价值观的研究,应首先从对于价值的认识开始。价值源于生活,是人类在实践中关于事情是否有益、如何做得更好的认识与判断,表达的是一定客体对于社会主体人的生存、发展、活动及其结果的意义,具有主体性、选择性、相对稳定性和社会历史性、客观性、未来指向性、多样性与多层次性等特征。
著名方永飞老师表示,企业价值观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如默克制药的价值观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各方面绝不含糊的质量要求,科技为本的革新,诚实正直,从为人类造福的工作中盈利”。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如企业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等的看法或态度,它是企业表明企业如何生存的主张。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借口。著名专家方永飞老师表示,每个组织并不缺乏伟大的战略,真正需要的是,把战略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毕竟,再不景气,仍有公司达到预定的运营目标;构想再伟大,也要有人将它实践出来,这一切靠的就是执行力。
总之,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成的团队。团队的能力远远大于个体的能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领导者而言,希望员工为团队带来利益之前,更要考虑团队究竟能为团队成员带来什么,这才是团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