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择企业培训方式时也开始迎合时代的潮流和年轻人的口味,网络商学院、企业商学院等等形式开始渐渐受到欢迎。
上周六为一家知识密集型的智力服务公司做了一天的内训,主题是沟通技巧。因为学员人数不多,在培训结束时还富余了一点时间,于是就用作当天课程内容的答疑了。
学员们多半是80后,年轻、有活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不盲从权威……,应该说80后该有的共性特点他们都有了。我也特别喜欢这个群体,因为他们往往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观点。这次,果然有人冒了出来:“老师,我非常认同您今天课程中的内容。可是,我的困惑在于,我如何才能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我自己实际的能力呢?因为我可能面临着两种困难:首先是我原有的沟通习惯跟了我那么多年,怎么可能轻易改变?其次是新的沟通方法能否快速见效,这将决定我有没有信心坚持使用下去。”
“很好!谢谢你。”我赶紧把他的困惑写在了白板上,毫无疑问这个问题是他经过思考的,因为当大部分学员还在把关注点放在课程内容的理解上时,他已经在思考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问题了,这绝对是需要勇气和时间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追溯到我们祖先所在的年代,在那个没有任何文字符号的蛮荒岁月,我们的祖先却已经通过某种方式习得了很多的“能力”,比如狩猎、生火、打渔等等,由此可见人类学习和掌握某项技能并不一定需要通过文字或符号等可视化的“知识”,而恰恰是看似简单到极致的尝试、体验以及观摩就是我们祖先学习技能的“终极法宝”,通过动手尝试、亲身体验、实时观摩其他同伴的行为和结果,会更加有利于刺激我们的大脑进行深度的记忆,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所以,回到刚才的这个问题上,就不难发现其实只要我们能解决新习惯的养成问题,老习惯的改变自然而然就不再是问题(因为已经被新习惯取代了)。那么,新习惯养成一般有哪些方法呢?我们分析下我们祖先的几个基本招数就有答案了。
1、“动手尝试”告诉我们要把知道的东西写下来而不是放在脑子里,比如今天学到的一个沟通技巧就可以把它写下来,这个过程就是刺激大脑进行一次记忆的过程;
2、“亲身体验”告诉我们要把知道的东西用于实际的工作或生活中,比如写下的这个沟通技巧是否可以先用在给客户的商务邮件中呢?这个过程就是深度刺激大脑记忆的过程;
3、“实时观摩”告诉我们应该将这个沟通技巧放在我们随处可见的地方,比如电脑显示屏旁,水杯上等等,因为大脑是需要不断的强化刺激才会对一种事物印象深刻的。
当我把这些方法告诉给那位学员时,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知道这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接受,因为他确实还没有对我的回答真正做到“亲身体验”、“动手尝试”和“实时观摩”,所以有些犹疑太正常了。
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就意味着培训师所准备讲授的知识,学员完全可以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完整并且完成知识的初步掌握:记忆。所以,在这个时代,培训师所应具备的职能已彻底的从教授“鱼”转变为教授“渔”了,这就是信息爆炸时代的培训走向。
探寻信息爆炸时代下的培训趋势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