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职场:你有几个过鹰的资格认证

企业培训师观点:职场:你有几个过鹰的资格认证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如果你已经有一个满意的工作和职位,但危机感很强,可以选择短期培训和高端培训,争取学到国际化的先进理念,和国际接轨;如果你对现有行业或职位不满意,有跳槽的打算,那就更要有几个过硬的资格认证了,它可以成为你进入心仪的企业的敲门砖。

被访者IT人士小黄的悲喜考证史

我是2003年参加工作的,2008年开始准备考CCIE(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 Expert,即Cisco认证互联网专家),是因为我的实际工作需要,但一开始复习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欲罢不能。几乎有半年时间,天天白天上班,晚上关在家里学习,通过反复练习,慢慢就把自己给洗脑了,觉得特别信服这个认证。而且它的

考试费用是相当高的,笔试考试费3000元,上机考试费12000元,最后还有英文面试,60%到70%的人都不能一次性通过,那一万多元就打水漂了,谁不心疼钱啊,必然要考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当然,如果考试的门槛太低也就没有意思了,搞得跟英语四、六级考试似的,那边际效益就大大降低了。

我没有参加培训班,少了一种集体学习的氛围,其实一个人复习还是心里挺没底的,但是培训费也要2万多元,太贵了。但我去培训班看过,N多人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教室里,有大学生,也有拖家带口的,他们都是从早上五六点钟一直学到半夜。我有幸去了一趟他们的厕所,那里赫然挂着一条幅:当你想出去玩的时候,A路由器的知识你掌握了吗?B路由器的知识你掌握了吗?C路由器的知识你掌握了吗?想到这些,你还想出去玩吗?—–这口号看得我心惊胆战,一想到自己在家看书,晚上或周末经常抵不住诱惑出去玩,回家后又无比后悔……尤其是第一次考试我没通过,想到自己的付出,真是悲从中来啊!

其实每个考证族都有辛酸史,比如我的一个同事,30多岁,复习时正逢孩子满月,但他整晚都泡在实验室里,只好在家里装了好几个摄像头,隔一会儿就通过视频看看孩子,用这种“身体接触不到的爱”去尽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幸好第二次我通过了,还是跑到香港去考的,因为上机考试在世界范围内只有9个考场,分别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及北京等,由于全中国的人都跑到北京考,很难报上名,我只好跑到中国香港去考。

考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魔鬼式的训练增强了我的信心,我总是问自己:连这么难的认证都拿下来了,还怕什么呢?但是考的专业认证越多,转行的可能性就越小,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认为我今后只能干这行了。

点评

因为工作需要而主动考证,通常会避免一定的盲目性,但最大的困难是复习时间和状态很难保证。如果你不能像小黄一样有毅力,可能就需要参加培训班了,但一定要睁大眼睛去鉴别,某些培训班承诺培训、考试、发证的“一条龙服务”,但其证书根本不具有权威性,最好选择一些规格较高、难度较大、考察面较全的资格考试,也就是确实能证明考生能力的认证。

被访者金融界小王的漫漫考证路

我报考的国际金融分析师(CFA),不仅分为三个等级,而且要求考生具有3年以上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同时必须要在7年之内把三个等级的考试都通过,否则就无效了。复习内容非常多,A4纸张大小的书有6本左右,都是全英文的,语言就是个不小的障碍。2007年我通过了第一等级,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啊!

上班族考证都只能在晚上复习,但经常会遇到突发事件,比如客户要吃饭啊,有时候本打算连着看一个礼拜的书,中间突然断开了两天,就没心思再看了。另外一个困惑就是我在国外买的书一套要350美元,但国内才200元人民币,虽然我们应该支持正版,但这价钱也差太多了!不过由于考试是全英文的,考的人倒也不多,好像到2006年底全国才有不到3000人通过了考试,估计近几年它也不会特别的本土化,这就避免了这个认证过早地贬值。

我觉得中外考证还是有差异的,比如老外对“计算”比较头疼,因为他们小时候的算术基础不如中国人;但中国人对全英文考卷又很怵,很多小的圈套就隐藏在英文试题里。但无论中西,大家一致觉得考试很难。我考试时,早上考场里有40%的人没来,因为很多人没有复习好,下午又走掉了1/3,等到全考完了,很多人都喊“要死过去了”!

点评

职场考证,主要是为了提升能力,而不是像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样,通过考证找出路,所以一定要选择和自己行业关联性大的认证。同时要注意它的有效期,像小王这样7年内要全部考完的认证,很艰苦,但它是终生有效的,所以比较值得。同时,考证族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也不要影响正常的学习或工作,毕竟现有工作也来之不易。

许国庆应把考证当做充电

(诚迅金融培训公司董事长,著有)

为什么近年来职场考证越来越热?拿金融行业举例,首先是金融方面的资格认证(包括国际与国内)越来越多,其次是有些原来不被普遍接受的认证,现在被接受的程度更高了。比如中国银行业协会于2006年开始进行资格认证考试的试点,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100万左右的科次考试—–这说明我们的行业要求越来越规范。

而通过考试确实可以学到行业里的基本理念和实际案例,比如有的银行员工,只了解几款基本的理财产品的收益,而对它的风险却一无所知,更别提其他理财产品了,但通过参加AFP、CFP这样的考试,他就可以学到很多行业知识。

个人自学和参加培训班各有利弊,后者的好处大致有:讲师的语言比较口语化,有助于理解知识点;集体学习、强制学习的时间是有保证的—–我们大概都有自己在家复习,看着看着教材就睡着了的经历吧?另外培训班拟出的题目便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甚至是理解考试。比如我每年都要派人去参加各项金融考试,就是为了加速更新,更接近出题者的风格。

市场上的各类培训班良莠不齐,首先你要懂得鉴别其资质。拿我本人为例,我曾在雷曼兄弟公司工作4年,在摩根大通银行工作5年,而我的培训公司的培训师及管理人员现任职或曾任职于花旗、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公司等机构—–对金融行业来说,基本做到了与华尔街接轨;其次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培训班,有的培训班号称“3天包教包会”,但你的基础差,需要10天才能学会,当然不能选它;最后,不是贵的培训班就一定好。

建议职场人把“考证”当成是“中年充电”的良好机会,挑战一下自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知识不过硬,怎么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竞争呢?其实在国外,考证没这么热,但是因为中国的MBA很难打入美国的投资银行(因为老外认为中国的MBA太多,且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而非从名校一路读上来的),所以国内的有志青年们还是要想办法多层次、“海陆空”全方位地拿几个过硬的资格认证,否则根本无法进入好的外企。

link

2009热门职业资格认证

除了我们熟知的公务员、注册会计师、法律职业资格、MBA等认证外,以下认证也是近年来职场最热门的:

其他:公关员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包括接待与礼仪、新闻与信息传播、调研与评估、专题活动策划与组织、危机管理与技巧等;外销员资格认证,被称为“入世驾照”考试;秘书认证,尤其是“涉外秘书”很吃香;其他还有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宠物美容师等,由于“外行”人士也可经过培训获得证书,且应用广泛,因此也越来越受到职场人士的青睐。

IT方面:IT企业专业技术认证是由微软、思科等IT企业颁发的,证明获得某种专业IT技能的国际通用的职业证书。目前主要有MCP(微软认证专家)、MCSE(微软系统工程师认证)、MCDBA(微软数据管理员认证)、MCSD(微软软件开发专家认证);CCNA(思科网络工程师认证)、CCDA(思科网络设计师认证)、CCIE(思科网络专家认证)等。

英语方面:最有名的是托福和雅思。托福考试是由美国举办的、针对母语非英语的人的检验英语能力的考试,主要为留学生到美国、加拿大或英语国家留学提供语言能力的参考。雅思考试是由剑桥大学、英国文化委员会及澳大利亚共同举办的国际英语水平考试,是为到英语主导教学语言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就读而设的语言测试制度,也用于测试赴英语母语国家(主要指英联邦国家)定居人士的英语水平。而于2002年被引入中国的TOEIC(托业)考试,被称为“商业托福”、“外企敲门砖”,是目前全球职业英语测评的首选标准,其成绩分析理论通行60多个国家,在5300多家大型跨国公司和院校被广泛应用,全球每年有300多万人参加这项考试。

管理方面:PMP(项目管理),成为项目经理人所必须持有的认证;MPA(公共管理硕士),继MBA(工商管理硕士)之后,正日益成为当前国内商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物流经理资格认证,在我国目前物流管理人才紧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在很多企业具有普遍应用性。

人力资源方面:目前我国大约有300万至500万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但真正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大多是从传统的人事工作转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以更加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一直是报考热门。

医药方面:除了专业的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药师、护士等认证外,有一些国际考试因为能够发挥中医的特长而日渐走红,如国际针灸专业人员、国际中医专业人员、国际中医按摩推拿、中医骨伤专业人员认证等。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