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成也人才,败也人才 下

成也人才,败也人才 下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中同样也有很多“用疑人”而失败的例子,比如说刘禅,诸葛亮的忠义在整个中是少有的,刘备在临死前让诸葛亮看着刘禅,若刘禅不成器,诸葛亮可以自立为成都之主,就是先帝留下这种话诸葛亮都没有夺权,足见诸葛亮的忠义,就是这样一个忠义的人,刘禅用他时却也疑心重重,屡次相信宠幸的宦官之言,把他召回,让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无功而返。因此,刘禅“用疑人”不但使蜀国没有问鼎中原,也使蜀国走向灭亡。
纵观整个,有很多听信谗言而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不听信忠言而失败的例子。实际生活中即使是有经验的领导者,在区分谗言和忠言时都有些困难,其实从中君臣的对话中,是可以区分谗言和忠言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有的谗言最终落脚点都在人,谗言也会说事,但谗言说事是为了证明事中的人如何如何,也就是说,谗言是对人不对事,目的在于把对方扳倒;忠言则不然,忠言的落脚点在事,忠言也会说人,但忠言说人是说此人适不适合办这个事,也就是忠言是对事不对人,目的在于把事情办成。对于说忠言的人,我们要信任他,不管他说的对与不对,都不应该向他问罪,一旦决定采用他的建议,我们就要做到用人不疑,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施展他的抱负,而对于那些进谗言的人,我们就绝对不能用他,不管他说的多么好听,只有这样才能留住真正的人才,把那些小人逐步淘汰出组织,这样,组织才能逐步得到净化,从而让团队建设健康起来。
诸葛亮在2中有一句名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句话深刻的道出了人力资源对于一个政权的重要性。毛主席也有一句名言:决定战争的是人不是物,这句话道出了人力资源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同样,在现代企业中,人是创造利润最有利的资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争夺,其本质就在于人与人的竞争,因此,中那些优秀的领导高超的用人艺术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刻认识,值得我们每一位现代企业领导学习和借鉴,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简要说一下中那些成功的用人原则是如何被后人加以运用的。
国共之争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斗争。应该说国共双方都集合一大批政治军事人才,最后,共产党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毛泽东在用人方面的高超才能和蒋介石用人方面的重大失误无疑是导致这场战争结果的重要原因。
第一:毛泽东招人以诚,蒋介石不擅招人;共产党在对于国民党降将方面的政策是十分宽大的,共产党利用自己在战争上处于正义一方的有利条件,一方面积极劝降,一方面优待降将,最后使国民党的很多军队成旅成旅向共产党投诚,连北京守将傅作义都出城投降,可以说是毛泽东和共产党用诚心打败了蒋介石。
第二:毛泽东敢于用人,蒋介石则边用边疑,毛泽东在用人问题上非常大胆,敢于用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毛泽东用林彪,林彪的作战计划:先打沈阳,后攻长春,是与中央作战计划不同的。中央有很多同志也有这样那样的意见,最后林彪还是顺利的把他的作战计划推行下去,这与毛泽东的用人不疑是分不开的。蒋介石则正好相反,他用人边用边疑,比如杨虎城,杨将军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选择改旗易帜的,在日本侵华时,也是他替蒋介石背起“不抵抗将军”的骂名,这样的一员有血性的汉子,蒋介石在用人时就应该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可蒋介石却处处不信任他,导致他最后逼蒋抗日,这就充分说明了蒋介石团结工作和感情工作做的都不好。就是因为蒋介石不知道团结、信任他的下级,才使得整个国民党四分五裂,最终被共产党各个击破,一口一口吃掉。
最近,在企业管理领域有一本畅销书3,里面讲了一个VCD大王由盛到衰的故事。当时,中国VCD产业方兴未艾,大量厂商逐鹿中原,其中有一个VCD大王在短短几年间发展壮大,雄霸一方,后来又忽然在一夜之间倒闭,总结这个企业的成败,真是“成也人才,败也人才”。
这个企业的领导者是一个性情豪放的人,他信奉一个哲理“钱散人聚,钱聚人散”,他选择“人聚”而不是“钱聚”,应该说,这种管理思想是正确的,这也使得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营销高手,创造了大量利润,因此,可以说这个企业早期的成功就是源自“招人以诚,用人以才”的思想。
可是这个企业后来却突然倒闭,说到底还是由于这个企业领导人不“用人以才”。这一次到不是因为他不会用人,而是他根本无人可用。就像我们上文所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这个领导者只把营销、生产人员当作人才,把财务人才当作垃圾,整个企业根本不重视财务工作,导致整个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极差,财务状况一片混路,企业领导者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钱,正是由于企业对财务人才的漠视,才使得这个企业发生财务危机,资金链一夜之间断裂,整个企业突然死亡。
总结,现代企业用人要做到:
一、企业要用认同公司发展理念的人,而不是这山看着那山高的人。
发展理念是企业关于自身发展方向、发展原则和发展规律的综合体现,是企业不断谋求壮大、寻求发展的思想观念。企业的发展理念作为企业核心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价值选择,深刻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方面。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理念的认同程度则决定了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企业要用对自身发展理念高度认同的员工,这样的员工会产生稳定的归属感和内驱力,对待工作会充满热情和积极性,而基于这样的认同感、归属感所形成的团队才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反之,不认同企业发展理念的员工,行为上的驱动力和约束力都会缺乏,他们会“这山看着那山高”,总觉得这个工作不适合,会有更好的工作等着他们,这样的心思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的。
二、企业要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人,而不是空谈理想的人。
在工作中不断地行动,不断地实践,这是一个优秀员工之所以优秀的内在原因。行动会使人自信,使人充分发挥主动性;行动会使人经常向实现挑战,主动发现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行动会使人形成向前看的意识,看重在公司里机会的获得和别人的评价,从而锻炼自己,获得自我的提升;行动也会带动其他人跟随你一起来,形成团队和组织的巨大向心力,从而使整个组织焕发出一种竞相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因此,行动力是基业常青的保证。企业员工如果能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最佳的行动力,那么,这个企业的执行力就会不断提升,最终大获成功。
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成为优秀的员工,有朝一日能得到老板赏识重用。但是,只有少数人达成了心愿,而大多数员工依然处在和以前相同的境地,于是他们抱怨,伤心,无所事事,却从来都没有从自己身上找过原因。说自己能力过人,理想抱负远大,却没有任何行为成果,任何企业都不会选用这样的人。
三、企业要用的是人才而不是庸才,更不是是一个“人”就要留用,反之,有悖于团队建设、企业发展的人是绝对不能用的。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一流的人才才能成就一流的企业。企业在选择员工时要考量其是否有真才实学,员工可以不卓越,但是要勤奋踏实,员工可以平凡但是不能平庸。人才与庸才对待工作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才总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庸才总想提升自己的收入;人才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庸才对自己的工作总有深深的怨气;人才因为有才能而有理想抱负和强烈的责任感,庸才因为无真才实学而好逸恶劳和缺乏责任感。企业用人不能来者不拒,即便是人员紧缺也要坚持宁缺毋滥。
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一个员工即便他再优秀也无法在如此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凭借一己之力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这个世界向来不缺少卓尔不群的人,而是很少有与企业共命运的人。企业用人要选择愿意把自己定位为这个团队的一份子的人,要选择有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的人,这样的人所组成的团队才能实现力量最大化。
四、企业要用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利润和效益的人,反之,给企业增加成本的人是绝对不能用的。
没有利润和效益,企业就无法存续,而追求利润和效益就需要能创造利润和效益的人,企业用人最应该关心的问题就是:你能为我创造什么价值?有没有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和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工作有没有闯劲,能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有没有学习能力,能否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企业作为经济利益的共同体,不是社会福利院,企业需要能创造价值、利润和效益的员工去生存和发展,而作为员工同样需要考虑,“我能为企业做什么,能为企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企业的成本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利润,不控制成本,再多的利润也不够用。企业用人要考虑员工是否努力去使企业成本趋于最携,要坚持“花最少的钱办最漂亮的事”。反之,做事没有成本观念,给企业增加无谓的消耗的人是绝对不能用的。
五、企业要用可以培养的人即“可造之材”,有德之人方可造,无德之人绝不可用。
企业要想长足的发展,选人的时候不仅仅要选用有才能的人,个人的德行品质也是当前用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古代的先贤们用他们的经历和对历史的总结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真正有用,关键不在于他有多大的技能,而在于他的道德修养。哪怕一个人再有才能,可是没有德行也不足以担当大任。员工才能不行,是可以通过企业的文化等多方面的环境培养出来的,但是德行缺失,却很难用外界条件去弥补。所以企业用人应该以德行为先,即便是才能上不够优秀,也可以通过培养学习等手段使其变得优秀,而前提是有德之人才具有培养的价值。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行为的动机具有两重性,自利的经济动机和公益的道德动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不具备任何义务及责任感的道德动机,社会绝不可能形成一种稳定的秩序和良好协调的结构。而企业是否真的拥有良好的企业道德,关键就取决于员工的道德素养。品德优秀的员工和其所组成的团队,会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口碑和美誉,从而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自然而然会为企业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企业的发展。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