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职场危机,应该如何应对?

企业培训师观点:职场危机,应该如何应对?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弃工作创业VS保工作留守

  案例:我毕业已经三年了,现在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位,工资待遇各方面都不错。但有朋友在从事外贸工作,即从泰国购买水果到国内销售,赚取差额,利润很大。我想放弃目前的工作去创业,但又恐最后不成功;但如果不辞职,我又没有时间去了解这个行业的整个运作流程。那么,我应该如何选择呢?

  点评:陈嘉映认为,水果生意,技术含量不高,时间季节性强,如果没有把整个项目的流程理清,如中国的市场在哪,泰国的渠道在哪,如何保鲜等,不要轻易创业。别人干得好我也干,这是创业的最大误区。
白领遭遇职场危机要提升情商  

  杜拉拉,一个典型的都市女白领,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经历过民企的磨炼,也在外企的商战中沉浮八年,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从一个销售助理成长为专业干练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经理。这本在白领中流行的职场修炼小说,让不少拼杀在职场的白领找到了共鸣。

  然而,后金融危机时代,许多像杜拉拉这样的白领遭遇了严重的职场危机。一方面所在公司连续数月以来不断有同仁被辞退,另一方面是行业不景气,外部机会不断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你是留守这一亩三分地,还是另择高枝而栖,或者创业寻找另一片天空?

  专家们表示,无论是留守、跳槽还是创业,都必须扎实掌握技术,提升情商,才能做出适合的判断,了解自己的喜好,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职业才能容易突破、成功。

  降职后留守VS降职后跳槽

  案例:一女士讲述了自己的困惑。她在一家500强公司快7年,从专员做到了经理。但最近与新来的外国老板相处不好,公司调她去做资深的专员,相当于降职,在这种情况下,我是继续留在这个公司,还是远走高飞?

  点评:何志莹认为,想跳槽,主要是觉得心里有股气,因为被降职了,这是一般人都会出现的心态。但如果目前还未找到一条更好的退路的话,建议还是留下来。因为已经在公司工作了7年,留下来,凭借以前积累的人脉,只要努力工作,就很容易被人认同,同时可以寻找机会重新上位。而如果跳槽,那么要重新融入一个新环境,工作压力可能会变大。

  为稳定留守VS为理想留学

  案例:我目前有一份稳定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但工作这几年来,我仍怀着梦想,希望能出国深造,不希望一辈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去了。可是家人并不赞成我这样做。那么我应该放弃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而去留学吗?

  点评:陈嘉映表示,目前情况下,如果辞职在国内读书,不可取,如果出国留学,主要是英语能否过关,还要考虑有没有家庭问题等,如果这些条件满足,也可以一搏。何志莹也认为人生应该有梦想,自己把握。

行业内跳槽VS行业间跳槽

  案例: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场一名读者称自己是营销专业毕业,现从事日用品的销售工作,想改行,什么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另一名读者则想从一个行业跳槽到同行业的竞争对手那里,他想问人力资源管理者会问什么?

  点评:“美国小学一年级开设职业课程,六年级开始培养职业意向,初中就找到了职业方向,大学时已决定了职业选择。而我国大学三四年级才推出职业生涯规划。”陈嘉映表示,行业间跳槽就是要真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回合适你自己的事情。

  行业竞争对手间跳槽,很多人都会存在的一个误区,其实大家不需要太在意人力资源管理者究竟会问什么问题。何志莹认为,招聘时,人力资源管理者更关注面试者是否适合公司的岗位。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者会从STAR四个方面来考察面试者,即Situation(在什么情况下)、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s(结果)。所以,应聘者只要从这几个方面去准备如何应对就可以了。

  离职后跳槽VS离职前跳槽

  案例:现场有一位女生,毕业于电子商务专业,在保险公司工作一年多,主要从事内勤事务。该女生不想再在保险行业干,目前递交了辞职书,7月初就要加入找工大军,可她的积蓄有限,只有三个月的“粮草”,像她这样的人,该如何做呢?

  点评:陈嘉映认为,自动离职,走错了第一步,据调查,现在跳槽风险很大,60%的人有跳槽的念头,只有18%的人真的辞职了,在辞职的人中只有17%的人找回本行工作。“其实,不辞职,也可找到工。”现在网络招聘发达可以一试。

  何志莹表示,该女生对办公软件熟悉,对服务人群有经验,具备办公室文职的经历,建议她应聘文职类的工作,如销售助理,在面试时可以多讲讲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经验等。但一般来说,我们并不主张先辞职再找工作,因为这样的话,人力资源管理者就会质疑你的工作能力、对工作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