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七月,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中低收入者最为忧心的时期。每每此时,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不出意外地“上调”,由此这一月被戏谑地称之为社保的“涨价期”。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发现,近年来社保年年上调,让中低收入者痛苦不已。而新闻中收入增长水平跑输GDP的新闻层出不穷,而社保仍然年年涨价。
根据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社会保险的缴费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高水平之列。仅看基本养老保险,我国企业与员工加起来所占工资基数比例达到30%,远远高于美国12.4%的水平。在2012年联合国公布的72个国家工薪阶层收入中,人均月工资9327元,而中国人均月收入4134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在如此的低收入下,中国仍然在承受着高缴费率的社会保险。虽然2013年22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但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上海市,标准也仅为1620元。如此低的收入生活已经捉襟见肘,还需要承担高额的社会保险,可谓叫苦连天。
另一方面,养老保险费率的提升,进一步压缩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这使得许多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更加贫困。事实上,国内部分企业员工自愿放弃社保来换取更多工资。虽然这种行为并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我国社保制度的不合理。
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件麻烦事,养老保险的费率提升,带来的不仅仅是员工工资的缩水,也给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我国养老保险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筹资组成,并形成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框架。目前中国城镇职工按照工资的8%缴纳养老金并建立个人累积账户,雇主按员工工资总额20%缴纳养老金,并由政府建立基本养老金统筹账户。
对企业而言,利润最大化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利润率是考量一个企业经济状况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指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作为人力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影响着企业利润率。在企业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养老保险费率的提升导致了企业用人成本的加大,这无疑缩减了企业的实际利润率。尤其是对于人力成本较高的企业来说,发展受限更大。
据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了解到,2013年最新调查显示,中小型企业对我国GDP贡献超过60%,如果中小型企业发展受阻,可能引发国家整体经济下滑,从而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失业人数增加,国家财政的养老金压力更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事实上,养老保险费率的提升对于企业的压力,也可能变相转嫁到员工身上,使得员工收入进一步缩水,增加员工的负担。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在收益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支出却增大了,这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有可能的措施就是降低在其他地方的开支来弥补,而这时员工的工资无疑是首选。
当今的就业形势是2013年有699万毕业生毕业,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且相关媒体称“最难就业季可能再持续五年”。在这种就业难的情况下,企业即使降低薪资标准,也有许多求职者愿意加入。由此看来,降低薪资标准对于企业来说是完全可能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社保费率较高,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较晚、积累较少,以及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有关。要想促使企业社保费率结构的改革,仅仅依靠简单对缴费比例的高低进行增减是不够的,还需要则配套措施来保证制度运行的持续性发展,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向华为学习:人力资源管理
人保部:2015年将实现社保一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