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企业负责人的抱怨:花重金请培训师做培训,往往是期望而来,失望而归,培训效果极度不满意。如何才能达到企业所需要的培训效果呢?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选择培训师是关键。
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请的培训师都是“传道型”或“授业型”,资金雄厚、实力较强的企业往往会选择请“解惑型”培训师。培训师能够讲好课题并不多。比如,培训师善长讲销售,他往往会研究与销售相关的课题,如果请他讲人力资源的课题,将会谨慎。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跨领域讲课显得培训师不够专业,另一方面难以保证课程的质量。
只有“对症下药”才可以找到适合企业的培训师。这就离不开培训需求调查,通过收集、分析、汇总信息或资料,了解企业需求,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的培训师。尤其是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化高速发展,目前培训市场火爆异常,各路“英雄豪杰”层出不穷,打着号称“亚洲第一”头衔的讲师比比皆是,很难判断培训师培训效果。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信息的流通越来越快,将媒体信息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各类杂志、新闻、网络的培训师简介及课程简介。 这类信息通常是宣传培训师个人或课程资料,为最基本资料。课程信息可以了解培训师课题的市场价值。如果一位培训师的课题没有市场,招生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果企业负责人到培训现场听听培训课,了解的信息将会更全面、真实,迅速判断培训师的课程品质。
第二种,培训师著作或课程光盘宣传信息。培训师通常会发表文章、书籍以及视频课程。倘若培训师的课程体系不成熟,很少会选择出版书籍或视频课程。当然,有些培训师很少有自己的作品,比如,教练技术、拓展训练等课程的培训师。目前出版书籍、视频课程并不困难,倘然在书店或音像店能买到这些作品,至少可以从某种层面上表明培训师的课题具体一定的市场价值。
第三种,业内评价。“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要想知道业内对培训师的评价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了解培训师的授课情况,只需要找对人就可以了。
第四种,培训前试听。培训师了解企业需求后,在沟通初期一般提供课程大纲,培训负责人可以从大的方面了解是否是企业需要的课程。进入深入沟通后,培训师会针对性企业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这时候培训负责人一定要在培训前浏览课件,从课件的内容设置确认是否是企业所需要的培训,以保证培训质量。
当前选择培训师越来越慎重,如果没有听过培训师的课程很难了解培训师的课程品质,在培训前可以要求培训师做培训前试讲。优秀的培训师很少给企业试讲,不仅是时间的缘故,更重要的是由于试讲时间过短,很难达到所需求的效果。这时候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了解培训师授课风格,如:现场听课、视频课程等。
企业应该结合所处行业、需求及发展阶段来选择适合的培训师。良好的培训效果是企业的追求,培训师是培训的重中之重,选择优秀的培训师就是选择了优秀的课程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