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职场安全感从哪儿来

企业培训师观点:职场安全感从哪儿来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一项最新调查表明,近90%的都市白领都缺乏职场安全感,患有焦虑症。“安全感丧失”造成的心理危害,在金融风暴过去后的今天,攀升至职场身心健康杀手榜单的高位。

其心理表现为过度敏感和受害者心态。对同事尤其是上司的态度或评价敏感,独立判断行为减少,决策过多依赖多数人的意见或上司的意见,以寻求安全感。行为表现为缺乏自信与勇气,人际隔离。尤其在一个强势文化的团队里,由于缺乏自信导致的“过度讨好别人”很容易成为一种安全感缺乏的逃避方式。

如何改善职场安全感:

1、职业化

“像个做事的样子”,职业化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做多种预案,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意外。让中高层管理愿意交给你重要的任务,有重要任务的时候条件反射地想起你,因为上司对你的工作方式有安全感。

2、超出需要

有些时候,上司对提出的要求也不太明确,或者不明确具体的需要是什么,这些需要可能是在完成的过程中随时发现的。把上司交给的任务当成自己的事,角色互换,如果自己是上司,做到这一步还会产生什么样的希望?这就是超越上司的需求。

电影中,老板Miranda要求Andy为她的双胞胎女儿找还未出版的。Andy费了好大力气找到手稿以后,并没有急着把手稿送到老板面前,而是把手稿拿去复印了两份,并且送给了马上要坐火车的两个小姐妹。最后才把原手稿送到老板办公室,当老板知道在火车上的两个女儿正人手一本书时,她获得了安全感。当然,Andy也因此逐渐取代了第一秘书。

3、及时汇报

让上司随时知道你的行为,知道你的关注点,知道你对他交由的任务的投入程度和进展程度。上司对重要事情进度有掌控感,安全感也就由此而产生。而要达到专业、高效的职场状态,明白以下两点才是王道:清楚自己的老板是谁(顶头上司,而不是大老板);明确“老板”的期望是什么。

还是那句老话,人在职场如在江湖,焦虑谁都会有,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4、不管坐什么位置,都要保持学习的习惯

出社会工作十年到十五年左右,会有一种“上下卡住”的闭塞感与无力感。因为,这个阶段的上班族虽然拥有一定的资历与经验,工作也得心应手,但上面有比自己更资深的前辈压着,身边有随时想超越你的同辈,下面又有一群“年轻就是本钱”、娴熟科技的新世代员工虎视眈眈。

因此,建议你,不管你是基层员工、还是担任主管职,都要保持学习的习惯,随时为自己的竞争力加值。因为,在全球化的时代,你不是跟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竞争,而是跟来自全球的顶尖人才竞争。他强调,学习跟智力高低无关,主要是取决于态度,以及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该从哪方面打造个人竞争力?外语能力与使用网络的能力,在现今最为重要。

5、永远做得比老板要求的更多一点

只晓得“做好份内工作”的员工,等着被淘汰!因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有许多比你更积极的人,懂得永远要比老板要求的做更多。你必须超越上司对你的期待,让他对你产生惊喜。别只等着上司传授经验、带领你成长,事实上,你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提出能够推动公司往前进的漂亮点子。

6、当个“用人达人型”主管

当你是员工时,你必须力求个人表现,以符合上司的要求;然而,当你成为上司,你的价值就不再来自个人成绩,而是来自整个团队每一个成员的表现。你必须了解部门中每个员工的特质,引导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避免犯同样的错。

因此,你要让自己成为知人善任的“用人达人”,带动整个部门的整体成绩,进而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

7、随时拓展人脉并懂得维系

别以为只有负责某些职务的人需要人脉,事实上,不管你处于什么位置,人脉关系永远会带给你更多意想不到的益处。

拓展人脉,处处是机会。除了特定活动的场合之外,从飞机上的邻座到网际网络,再加上善用“朋友的朋友”,都是好管道。

人脉建立不难,重点在维系。建议最少一年一次,跟连络簿、好友名单上的每一个人聊一下近况,保持住彼此的关系,让对方一听到你的名字就记起你。

8、勇敢迈向“绕道型”人生

一般人的人生,大抵不脱“求学→毕业→就职→结婚→升官→退休”的固定模式,踏着传统上最多人走过的足迹。然而认为,如果你还年轻,不妨跳脱这样的模式,勇敢走一段“绕道”的人生。

多结交来自全球各国的朋友,开拓自己的视野与国际观。

这样,当你踏入职场,也许起步会比别人晚一点,但开阔的心胸与观照全球的视野,会让你比别人更加速进步,也拥有更多机会。绕道的人生,途中的各种经历与美好风景,都会成为你冲刺的丰沛能量。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保证可以永续经营。把视野往外看,也会发现外面的机会愈来愈多。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