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产品质量问题饱受质疑,甚至被成为顽疾而归咎于民族的劣根性,实际上,我们现在面临的假货问题只是最近三十年的事情,虽然315曝光了很多假货问题,但是假货只是一台晚会曝光就可以解决吗?显然是不能。
我们不应忽视的是,中国产品质量的改善时间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平行,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应该说,正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大大压缩了制假贩假的生存空间,也让一直以来无法得到好转的顽疾得到了修正。
也许有人说,电商平台的假货也很多,诚然,电商里也存在假冒伪劣,但如果以整个社会的假货量来衡量的话,电商发展之后消灭的假货数量远远超过自身产生的假货数量,电商让我们整个社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
从原理上看,电子商务让商品的销售有轨迹可寻,电商平台对商家的管理能力也大大超过了农贸市场和街头小摊点,不管是源头上堵住假货,还是过程中对假货的追查,都变得更加可以实施。
以前,每年一次的315晚会,几家甚至十几家企业被集中曝光,这些企业大都会受到工商和质检部门的严肃处理,老百姓一片欢呼,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在315前后做做样子,稍微有些收敛,等风头过了,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甚至会变本加厉。
而随着微信、微博等等社交工具的崛起,让朋友之间、消费者与专业服务机构之间、媒体与消费者之间都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这些信息通道快而直接,能够共享消费经验,还能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种媒体比原来的平面媒体或电视有着天然的打假能力。
在未来,借助移动互联网,监管部门或社会团体还能建造成功对假货治理的平台,随时随地和现实场景下的处理都会给造假分子以沉重打击。
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正在构建的全民信用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售假贩假将被计入信用,未来将使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远远不如规规矩矩做生意可能带来的未来效益更大,人们就不会再为了假货小利而冒险去售假。
而移动互联购物经验和能力的提升,网购更是让假货没有生存的空间。对于假货来说,互联网不是加,而是地地道道的减,甚至是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