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非主流的角度解释一个词“哗众取宠”,原本这个词是充满贬义的。但从非主流角度看,却有其合理成分。哗众是为了取宠,得宠才有价值,这虽然比较庸俗,却是有一定含金量的。
哗众取宠是传媒运作的核心目标。被更多的人关注,收视率、好评甚至围观之后的争议都是很有价值的因素。因为被关注而形成含金量,并在价值得到市场与资本的认同之基础上,用以资本为依托所整合到的资源反过来投入组合,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我们收看受市场追捧的时尚剧或者被热捧的电视栏目的时候,总是感觉这样的节目很是讨巧,之所以讨巧,是因为深入地研究了都市中最具有消费实力与消费意愿并容易冲动消费的人的心理,正因为讨巧,所以也有都市类时尚品牌扎墩,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的现象,这也算是优势互补了。
假如不想跟别人扎墩,不想追随主流,就只有孤独冷漠,形单影只,曲高和寡,在市场中寻求绝对的独立,结果就是自我孤立。
不管是否追随主流影视传媒方式,你所需要深度沉淀的内功是从细节上打磨自己的品牌、产品通路、品控与客户服务系统。这个有些方面是软实力,牵涉到诸如专业技术、形象设计、协调系统、管理平台与决策机制等事情;有些方面却是硬实力,比如产品制造、设备、办公室、店面成本、人员开销等因素。
传媒所卖的,或者是企业与产品,或者是事件与人物。炒作只有效果之分,追求的是轰动性与影响力,而很少有手法优劣之别,不仅供应量不足可以成为饥饿营销,杀熟也可以成为口碑营销,甚至恶性炒作、病毒营销都由于取得比较好的市场效果而受到追捧。
因为时间流逝的确定性与受众关注点的不确定性之间形成的残酷竞争环境,让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下,就不可能不以目标为导向,而忽视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是否卑鄙低劣。
电视媒体中的一个栏目就有可能催生出一家上市公司,电视剧也有丰满的盈利模式,不单纯是通过收视率收广告,通过卖拷贝收取发行费那么简单,各种音频、视频、游戏与广告植入,市场推广活动、将明星甚至经典台词输出与品牌合作等。所以影视剧中所呈现的世界,不过是商品经济支撑的市场经济的生存状态。
传媒机构也好,实体企业也罢,决策人也好,顾问也罢,都需要用逆向思维方式。比如你想要的是什么,为了得到你的预期目标,需要在什么样的阶段有哪些投入,并以此为基础实现阶段性的目标,只有阶段性目标达成了,才可以实现长远目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需要多考虑在未来无法逃避的状态下,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此虽然当下会有迷茫,会有切实的压力,但总是会为未来缓解压力,并让未来能更从容一些,让自己生存的时间更为长久一些。
同样你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就需要重点考虑别人的感受,每个人都是有压力有目标的,有责任有义务的,凭什么要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交给你来处置呢?想了一圈之后会发现其实实现别人的目标,缓解别人的压力,与别人共同承担责任与义务,比自己的更重要。这就是“成己达人”的含义。
虽然达人者未必真的能成己,但做不到达人者必然无法做到成己。你能把别人挂在心上,才能指望别人把你挂在心上,虽然这之间不是具有必然性的充分条件,但却是核心的必要条件。
你牵挂别人的目的性也不能太强,当代人追求平和的心态的时候,总是会用“舍得,不舍怎么会有得”之类的说法彼此共勉,却不知这话本身就是以舍为方法,以得为目标,还是在把别人当成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毕竟谁都不傻,当别人看到你内心的算计,也就会反过来算计你。傻人有傻福总是可以得到严谨逻辑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