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的背后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激励是指激发人行为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基层员工竭尽全力去完成目标任务的一种方式,或者说鼓励员工做到最好,做得更好的动力源。

其实激励的方式方法,详细规则你、我、他都了解很多,运用很多,而效果如何却千姿百态。原因在于激励的负面影响和与此同时导致的并发症。从本质来说就是运用不得当,没有参透其中的基本常识,产生的后果。

其基本常识——激励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作为企业而言使用员工激励必须全方位的,彻底的辐射到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一定会造成负面影响和并发症的产生。比如说一个健康的企业就好比一个人一样,五脏六腑俱全(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每个部位有每个部位的功能、用途。当其中一个部位发生坏死癌变,将导致生命的终结。

有很多企业没能做到公平、公正,后果会怎样?会导致局部得不到激励的部门员工产生抵触情绪,感到压抑,内心不平衡,同样付出了却得不到同样回报。从而使工作很难开展,内心没有了激情,没有了动力,那还不如破罐子破摔维持原状,使各方面产生萎缩,不会主动开发创新,工作像挤牙膏似的,你不去挤压它不会出来。也因此造成部分有能力的员工因看不惯公司的行为和得不到发展跳槽离去,致使人员危机,长此下去后果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激励的实施必须保证明确、公平、公正,才能发挥效应,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力,导致并发症的产生、蔓延,给企业带来隐患。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