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的方法有多种,如目标激励、典型激励、奖惩激励、关怀激励、领导行为激励等等,根据管理中存在的特点,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和手段。
在利用激励促进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三种强大的动力: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物质动力是管理中的最基本的动力,主要包括对人的物质鼓励,生活条件的满足,社会经济效益的保障以及社会应具备的精神文明等。精神动力包括信仰(革命理想、爱国主义、奖章、奖状、先进称号、立功受奖、表扬先进等等),还有日常的评比竞赛等。信息动力是通过信息交流产生的动力,是指占有的知识和掌握的信息所获得的动力。
同时,要注意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责任权利相结合。使所属人员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各得其利,同时,附以严格的赏罚制度,奖勤罚懒;二是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相结合。坚持以精神动力为主,物质动力为辅;三是集体动力与个体动力相结合。要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因势利导,使二者尽量统一起来;四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把个人眼前利益溶于长远动力之中。在管理中,经理人要把这四个结合贯彻到三种动力中去。
运用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的激励作用,以精神动力为主
利用竞争与利益挂钩的利益驱动杠杆激发干群的积极性。激励的作用就象杠杆的作用一样,它也可以通过一个支点撬起干群的积极性,管理就是要运用竞争和利益这样的杠杆来达到激发干群的积极性的目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通过竞争机制,可以达到优胜劣汰,使能者上,庸者下,从而改变那种能上不能下的老传统、老观念,从而激发每个人竞争的积极性。如根据每个人的素质及工作表现为标准来评选,使素质好的干群可以得到能力的发挥,而使那些工作热情不高的有了紧迫感,从而调动广大干群向上的积极性。通过竞争,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可以使每个人的工作表现定位,使劣者看到自己的距离和努力的方向;使优者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增加自身的危机感。从而使每个人产生了压力和动力,使竞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干群始终在压力和动力中拼搏,调动了干群向上的积极性。竞争机制在打破旧的平衡过程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平衡,促进了单位建设的健康、协调、持久的发展。
同时,把竞争同利益挂钩,也符合“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原则,而且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干群以自身的榜样激励,带动整体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富裕”,促进单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