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企业薪酬管理的“理性”导向

企业薪酬管理的“理性”导向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薪酬激励是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因此薪酬管理在企业中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作为“理性”的立体人力资源管理文章,从薪酬管理的“理性”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的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伴随者中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有了初步固化的“理性”内容。

1、薪酬管理的市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其本质是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所以,任何企业的薪酬水平,都不能脱离了市场而孤立存在。薪酬水平高低,其决定因素是市场,具体企业选择领先型薪酬战略,还是跟随型薪酬战略,只是根据市场薪酬水平,所做出的或高或低的抉择而已。所以,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外部薪酬市场调查是不可缺少的。企业规模越大,企业所跨的地域越广,外部薪酬调查的必要性也越强。

2、薪酬管理的企业支付能力约束

在咨询项目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少有吝啬支付员工更高薪酬的,而只不过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强弱不一,以致薪酬水平有高有低。企业在薪酬管理过程中,也的确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薪酬战略。选择超出企业支付能力的薪酬战略,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冒险,如果严重超出,则将成为企业的一项赌博,是不“理性”的行为。

3、薪酬管理的岗位价值导向

岗位价值是指各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对企业贡献、工作难度大小,是企业内部各岗位薪酬差异的评判依据,一般通过系统的岗位评估,来实现对其大小的界定,岗位价值评估,成为了企业薪酬管理的必备工具——一提到薪酬管理,就不得不提岗位价值评估。事实也证明了,岗位价值评估确实为企业的薪酬管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依据,让本来很“感性”的薪酬,一下子“理性”了很多。

4、薪酬管理的业绩导向

企业薪酬支付要与业绩联动,已成为企业的共识。这种联动,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公司薪酬总量与公司总体业绩联动,即让薪酬与公司的收入、利润等关键业绩指标联动,以引导员工个人关注公司业绩的达成;二是薪酬发放、调整与个人的业绩联动,即个人的工资发放要由受当期业绩完成情况调节,个人的工资调整,由个人总体业绩水平来决定,从而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有效引导员工建立一种“个人拿多少工资,由自己说了算,由个人的业绩说了算”的意识。我们一般说,“只有让薪酬动起来,才能更具有激励性”,薪酬与业绩联动,就是让薪酬动起来,以充分挖掘其员工激励作用的最重要手段。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