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绩效考核误区的规范管理

绩效考核误区的规范管理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陈平传记载,陈平,阳武户牖乡人也,小时候家里很穷。但陈平喜好读书,尤其是黄帝、老子等道家的学说。陈平从小父母早亡,与哥哥住在一起。哥哥一直就对陈平很好,从事农业耕作,却让陈平去读书游学。可是嫂嫂很看不惯陈平不喜欢农业生产,就说:“光知道吃又不会干活。这样的兄弟还不如没有!”哥哥听到了,就很很将老婆骂了一顿,并将她赶回了娘家。

陈平渐渐长大了,到了可以娶老婆的年龄,可没有人愿意把女儿给他。后来乡里有一财主叫张负,他有一孙女,先后嫁过五个老公,都死了。当时人称“扫帚星”,不敢娶她,可陈平却要娶她。由于娶了富翁的孙女,陈平终于有了资金,游道日广。

乡里一年一度祭祀,大家推举陈平来分肉。陈平对这项工干得很称职,分肉时很公平。父老乡亲都说:“哈哈,陈平这小子分肉分得不错啊!”而陈平叹曰:“嗟乎,倘使我陈平有朝一日得以治理天下,亦会像分肉一样公平公正!”

数年后,刘邦打败项羽夺取了天下,建立了大汉帝国,而陈平仕途也一帆风顺,汉惠帝时,官居左丞相,实现了平生的夙愿。

一谈到考核,许多经理人就往往认为这很简单,其实不然。讲师谭小芳则根据之前很多企业的调研和培训的情况,感叹十分:考核不易啊。

关于企业的考核问题,如果我们的中间层看到自己的弟兄们犯了错误而不加约束和管理,任其发挥,是害他们而不是救他们。在他们看来,管理就是发现员工人性丑陋的一面,而不是发掘员工人性的光辉,考核就是抓坏蛋,而不是树立好的榜样;管理就是监督控制,而不是沟通服务,考核就是秋后算账,而不是为了帮助和提升;管理就是制订繁琐的条文,而不是简化办事的方式,考核就是把员工在无人看见的时候做了一个不雅观的动作都找出来无限上纲上线;管理就是盯住员工的缺点,而不是看他的优点,考核就是尽量想方设法增加员工的罚款,而不是为了增加他的奖金;管理就是为了树立经理人的权威,让员工如鼠见猫,考核就是为了告诉员工我掌握了你的生杀大权,还不对我敬畏有加;管理就是为了证明经理人事事正确,被经理人个个愚蠢,考核就是为了印证经理人有洞察一切的本领,看你上班打个喷嚏都没有逃出我的火眼金睛……

除了上面的极端反应,企业执行考核的人有几种错误的心态:

第一:把考核方案当作“驱鬼符”,束之高阁。也就是一开始就没想执行方案,只是把方案拿过来大声讲一讲,起到吓唬人的效果。结果一部分员工不小心踩到红线,无意中试探了一下,发现地雷没炸,消息传播出去,整个方案都失效了。

第二:不好意思执行。部分中间层管理的员工,可能还是自己的前辈或者以前的领导或者一起平级共事的人,或者平时对自己很好的人,导致不好意思执行方案。遇到问题全部以“劝导”为主,劝导无效后,就没有办法了。

第三:下不去手执行。考核方案一般会有几个层级的处理力度,比如说: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转试用,第三次下岗等等,当有的员工真正屡教不改的时候,应该下岗了,自己又下不去手了,毕竟砸别人的饭碗不是个好差使。这样导致差的人始终走不了,好的人也进不来,因为退出机制失灵了。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纯属学习与公益需求,版权及观点归属原作者。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来源不明的文章,如果涉及到版权要求,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尊重您的知识版权,并按要求删除处理。)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